四十六 蔡邕的觀察(2 / 2)

當蔡邕吃著葉成所做的美味時,他看著葉成的眼神所包含的疑惑更深了,這個處處特立獨行的少年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看葉成的舉止,雖是有疏狂之處,但並沒有完全脫離禮教,隻能說是不拘小節;看著葉成的談吐,雖說不上多麼博學,但也絕對不是無知妄語之輩,可是對某些事物的看法卻是略顯偏頗,或者說有點偏激。

在對待親近之人時,葉成又是一個義字當頭,極其護短;而且雖說其所作的那一篇詩詞雖是通篇殺氣盈然,但在行事時,又處處變現出不願與人爭鬥。

矛盾,這個葉成很矛盾,疏而不狂,戾而持節。說是君子,行事又不夠光明正大,說是小人,他心裏又有明確的原則底線。

看不透。

蔡邕自問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看人的本事也算鍛煉出來了,但是這葉成,他卻著實看不透。直到吃完晚飯,蔡邕一直在思考,思考葉成這個人。

正在蔡邕始終想不到頭緒,心情略有煩躁時,一陣斷斷續續的聲音傳進了他的耳朵。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知多少。

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一陣陣蒼涼豪邁,瀟灑不羈的歌聲傳入了蔡邕的耳中;一幅幅江水滔滔、空山寂寥,一幕幕嬉笑紅塵、逍遙眾生,令蔡邕不斷地沉浸其中。不自覺地,蔡邕走出了房間,向著歌聲傳來的方向走去。

來到院門之前,蔡邕看見了唱歌之人——葉成。

在小院前的大樹下,有幾個酒樽散亂的擺在地上,兩個英俊的少年正坐在那裏,手裏拿著酒樽,閉著眼睛,一臉愜意的表情;在兩個少年的旁邊,還有一個黑衣少年,手裏同樣拿著一個酒樽,臉上卻帶著不同於兩個英俊少年的愜意,仰著頭,肆意的歌唱著。

“還有嗎?”正在四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情感中時,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

眾人順著聲音望去,就見到在黑衣少年跟前正站著兩個一高一矮,但是同樣粉雕玉琢的可愛小女孩。

“有什麼?”葉成望著眼前的兩個小蘿莉,溫柔地笑了笑。

“歌啊!還有別的歌嗎?”小蔡琰一臉的天真無邪,充滿了期待的聲音響起。

“有,有很多,你想聽什麼?”

“我想聽……”咬著手指頭,小蔡琰苦苦思索著。

“我唱一個遊子思鄉的,怎麼樣?”葉成看著可愛地小蔡琰,溫柔地問道。

“好。”

葉成想了想,然後臉上的笑容不見了,換上了淡淡的哀愁,“啊啊啊….夜靜更深對朗月,朗月清輝亮,行遍天涯,離開家園,沉痛看月亮;何堪天涯,回首家鄉,夜夜按盼望;笑對朗月,月光光照地堂上,照著歡暢團聚愉快,溫暖處,樂也洋洋;遠處裏隔阻千裏白雲晚望,想想想,別離後,寸心怎會不思鄉;每夜每朝抱愁眠,悲痛流浪,故地故園最是難忘,空盼望;啊啊啊…深秋滿地風霜,最斷腸……”

一聲聲清越悠揚,一聲聲哀愁纏綿,家鄉的記憶填滿了心間……

“不過是個少年罷了。”蔡邕聽著葉成的歌聲,臉上的煩惱似已盡去,在這充滿鄉愁的曲調中,他帶著一絲微笑,轉身往屋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