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園妾》,憐幽閉也。
《杏為梁》,刺居處奢也。
《官牛》,諷執政也。
《隋堤柳》,憫亡國也。
《法曲》,美列聖正華聲也。
《海漫漫》,戒求仙也。
《華原磬》,刺樂工非其人也。
《胡旋女》,戒近習也。
《太行路》,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
《捕蝗》,刺長吏也。
《城鹽州》,美聖謨而誚邊將也。
《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蠻子朝》,刺將驕而相備位也。
《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百煉鏡》,辨皇王鑒也。
《兩朱閣》,刺佛寺多也。
《八駿圖》,戒奇物、懲佚遊也。
《牡丹芳》,美天子憂農也。
《杜陵叟》,傷農夫之困也。
《賣炭翁》,苦宮市也。
《陰山道》,疾貪虜也。
《李夫人》,鑒嬖惑也。
《鹽商婦》,惡幸人也。
《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紫毫筆》,譏失職也。
《草茫茫》,懲厚葬也。
《古塚狐》,戒豔色也。
《天可度》,惡詐人也。
《鴉九劍》,思決壅也。
《黑潭龍》,疾貪吏也。
《秦吉了》,哀冤民也。
《采詩官》,鑒前王亂亡之由也。
七德舞
七德舞,七德歌,傳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觀舞聽歌知樂意,樂終稽首陳其事。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遺骸散帛收,饑人賣子分金贖。魏徵夢見子夜泣,張謹哀聞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剪須燒藥賜功臣,李嗚咽思殺身。含血吮瘡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以心感人人心歸。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聖人有作垂無極。豈徒耀神武,豈徒誇聖文。太宗意在陳王業,王業艱難示子孫。
法曲歌
法曲法曲歌大定,積德重熙有餘慶。永徽之人舞而詠。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開元之人樂且康。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慶垂無疆。中宗肅宗複鴻業,唐祚中興萬萬葉。法曲法曲合夷歌,夷聲邪亂華聲和。以亂幹和天寶末,明年胡塵犯宮闕。乃知法曲本華風,苟能審音與政通。一從胡曲相參錯,不辨興衰與哀樂。願求牙曠正華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二王後
二王後,彼何人?介公公為國賓,周武隋文之子孫。古人有言天下者,非是一人之天下。周亡天下傳於隋,隋人失之唐得之。唐興十葉歲二百,介公公世為客。明堂太廟朝享時,引居賓位備威儀。備威儀,助郊祭,高祖太宗之遺製。
不獨興滅國,不獨繼絕世,欲令嗣位守文君,亡國子孫取為戒。
海漫漫
海漫漫,直下無底旁無邊;雲濤煙浪最深處,人傳中有三神山。山上多生不死藥,服之羽化為天仙。秦皇漢武信此語,方士年年采藥去。蓬萊今古但聞名,煙水茫茫無覓處。海漫漫,風浩浩,眼穿不見蓬萊島。不見蓬萊不敢歸,童男女舟中老。徐福文成多誑誕,上元太一虛祈禱。君看驪山頂上茂陵頭,畢竟悲風吹蔓草。何況玄元聖祖五千言,不言藥,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立部伎
又選立部伎絕無性識者,退入雅樂部。則雅聲可知矣。
立部伎,鼓笛喧。舞雙劍,跳七丸。嫋巨索,掉長竿。太常部伎有等級,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鳴。笙歌一聲眾側耳,鼓笛萬曲無人聽。立部賤,坐部貴。坐部退為立部伎,擊鼓吹笙和雜戲。立部又退何所任?
始就樂懸操雅音。雅音替壞一至此,長令爾輩調宮徵。圓丘後土郊祀時,言將此樂感神。欲望鳳來百獸舞,何異北轅將適夢。工師愚賤安足雲,太常三卿爾何人!
華原磬
華原磬,華原磬,古人不聽今人聽。泗濱石,泗濱石,今人不擊古人擊。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樂工。樂工雖在耳如壁,不分清濁即為聾。梨園弟子調律呂,知有新聲不如古。古稱浮磬出泗濱,立辯致死聲感人。宮懸一聽華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從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樂與時政通,豈聽鏗鏘而已矣。磬襄入海去不歸,長安市人為樂師。華原磬與泗濱石,清濁兩聲誰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