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這事情我也不敢相信,所以我這些時間都是派手下嚴加調查,這份情報已經是最完整詳細的了。”孫策閉著眼睛,仿佛說出每一個字都會消耗掉他極大的力氣,“孫權他聯合曹操,勾結許貢三家臣。其中孫權有意泄露給許貢三家臣我會獵的時間和地點,而曹操則支持孫權繼位吳侯、討逆將軍,兼任會稽太守,統領江東。”
“這小子,他怎麼敢這樣!”孫靜怒火上湧,攥緊了拳頭。“我去把他給逮到伯符你麵前,給你賠罪!”
賈清邁步伸手將孫靜擋住,“孫兄,此事不能草率,為什麼不聽聽伯符的想法?”
孫策點了點頭,他今晚之所以還喊賈清來,正是看中賈清外人的身份,這樣考慮事情也能更加客觀。他苦笑著對孫靜說道:“叔父,你還記得當年你和我說過武王伐紂的故事麼?”
“自沒有忘記。”孫靜回答。
“我一直在想,伯邑考生性敦厚仁愛,乃是孝子,更有著世子身份。若是當年伯邑考沒能死掉,而是由他繼承文王的位子,那還會有周朝的建立麼?”孫策吐字清楚,顯然已經思考了很長時間。
“恐怕未必,伯邑考的性格,隻適合當和平時代的守成之君,而不適合當戰亂時的開國君王。”賈清稍微想了下,便答複道。
“是呀,如果論率領江東將士征殺疆場,和天下豪傑逐鹿中原,孫權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論知人善任,穩定江東,我就又不如孫權了。”孫策的話語中有些落寞,“這次事件,孫權他謀劃相當完美,既有內應,又有外援,若不是我偶然得到了消息,恐怕還要永遠被蒙在鼓裏呢!”
“伯符,你不會是想。。。。。。”孫靜張大了嘴巴。
“是的,我確實是想把吳侯的位子讓給孫權。”此時的孫策不再有江東小霸王的霸氣,相反還充滿了頹廢。“父親臨走的時候,囑咐我要照顧好弟弟,既然孫權他想要這位子,我讓給他就是了。”
“可是,若是你沒有理由,就這麼把位子讓出來,對江東百姓有何交代?”手心手背都是肉,孫靜隻能這麼勸說著。
孫策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隻能保持沉默。
“我倒是有個方法。”見二人看著自己,賈清輕鬆的說道:“我這有種藥,人服了以後呈現假死狀態,要昏睡七天後才能蘇醒過來,期間和死人並無二致。”
“你的意思是,假死?”孫策聽得眼前一亮。
“胡鬧,即便是假死,可是伯符這個大活人總不能變沒了吧,他以後到哪裏去生活?”孫靜提出疑問。
“我是瀛洲刺史,瀛洲包含幾處海島,孤懸海外。”賈清對著大帳中的地圖比劃了一下,“中原大戰在即,我已經準備遷往瀛洲了。”
孫靜還準備再說什麼,孫策卻對著他拜了三拜說道:“叔叔,您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我意已決。母親那邊,還希望您能隱瞞,各位弟弟也希望您能多多照顧,拜托了。”
說到最後,孫策聲音中已經帶著些哭腔。
孫策知道自己這樣很不孝順,但是比起他去世給母親帶來的悲傷,兄弟間相殘會讓母親更加的心碎。
“知道了,我會主動要求負責喪葬事務。”孫靜接受了孫策的跪拜,轉身對著賈清深鞠一躬,“賈兄,以後策兒就拜托你了。”
“孫兄客氣了,我自會將他當做家人般看待。”賈清還了一禮。
“對了,伯符,這事情要告訴公瑾麼?”孫靜突然想起了周瑜,他是孫策的結義兄弟,“以他的才智,恐怕不好瞞過他。”
孫策想了良久,沉聲說道:“暫時還是不要告訴他,現在是多事之秋,以後若是時機成熟,再和他說吧。”
三天後,孫策照鏡時突然大叫一聲,昏絕於地。
之後召集江東諸臣和幾位弟弟,將印綬交予孫權,並囑咐道:“弟的才能勝我十倍,足當大任。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張昭從旁應了,周瑜撲上來抓住孫策的手掌。
孫策看著周瑜,努力擠出個笑容後說道:“還望你能盡心輔佐吾弟,休負我平日相知之雅。”說完後,便瞑目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