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太平道長老(1 / 2)

老天爺也許是個娃娃臉吧,這天氣說變就變。昨天還是雷鳴電閃的大雷雨,轉眼間就變得風和日麗,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雖然說身體狀況很糟糕,不過看著自從那晚以後就一直昏睡的趙雲,賈清隻能將兩手的袖子給撕下來,其中一截是用來給趙雲擦拭身體,另一截則是用來吸收些露水,用來給趙雲解渴用的。

趙雲身上的傷痕全部都奇跡般的消失了,但是他全身反而變得如火炭般滾燙,額頭上燒得通紅,嘴唇紅紅的。

賈清雖然不懂什麼醫術,但也知道要是再不讓趙雲把高燒退下去,恐怕他的腦袋就要被燒糊塗了,到時候就是神仙來了也救不了他了。

可是如今他們還在晉陽,那郭大賢是不會輕易放過他們的。

賈清長歎了一口氣,用手指撫平了趙雲緊縮的眉頭,“你要乖乖等著我啊,我這就去給你弄點水來喝。”

那天下著大雨,趙雲已經奄奄一息,那匹黃鬃馬後來也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要不然有它馱著趙雲,求救什麼的也就方便多了。

還是自己去一趟鄰近的村子,看能不能找到善心人搭救?這個想法剛從賈清心頭冒出來,又立刻被他給壓了下去。現在趙雲正發著高燒,賈清實在是不放心,就這麼把他一個人給丟在潮濕陰冷的洞穴裏麵。

三清道尊在上,不是說天無絕人之路麼?你們就發發慈悲吧!賈清閉上眼睛,在心裏虔誠的祈禱著。

等到他睜開眼睛,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卻看見山腳那麵出現了一麵大旗。

賈清止住腳步,凝神觀看,就見大旗下密密麻麻站的都是人。隨著這支部隊越來越近,賈清在山上粗略的估計了下,至少有五萬人。

五萬可是極大的數字了,此時也隻有寥寥幾個大諸侯才能有這麼多的士兵。

隨著部隊更加接近,賈清也終於看清那麵大旗上的旗號“張”。

“在這晉陽附近,又能指揮這麼多士兵,那這支軍隊的統帥想必就是張燕了。”正如同一個輸光了一切的賭徒一樣,賈清現在倒是完全豁出去了,他心中拚命的盤算著,怎麼樣才能鹹魚翻身。

“罷了罷了,為了救小雲,我就兵行險招了!”賈清咬了咬牙,“希望真的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吧。”

張燕年歲不大,如今也不過四十出頭,正處於巔峰的年紀。早年他因為強壯剽悍、敏捷過人,而被眾人稱為飛燕。後來隨著投靠他的部眾越來越多,需要他親自逞強鬥狠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而他近年則開始讀書習字,人倒是變得文雅起來。

平日裏張燕也看了不少兵書,因此即便是到了家門口,但是他也沒有任何鬆懈,反而指揮全軍加強戒備。

此刻他正在騎馬巡視部隊,就聽見從鄰近山頭上飄來一陣飄渺的歌聲。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

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

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

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多少男子漢,一怒為紅顏。

多少同林鳥,已成分飛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戀。

公道不見了,向誰去喊冤。。。。。。”

這歌是當年賈清在成都城外聽張角所唱,如今賈清既然準備裝出一副高人隱士的模樣,自然是照搬照抄起張角的派頭來。

且不說賈清在山頭上對著軍隊唱歌,張燕身邊卻是有一人大驚失色。

此人姓郭,郭大賢看他頗為機靈,便收他為幹兒子,改名為郭小賢。如今是一名校尉,跟在張燕身後,隨時聽候張燕的調遣。

這郭小賢能被郭大賢認為幹兒子,除了他們兩個都姓郭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卻是本來他們兩個都是太平道的信徒。

“這,這莫不是大賢良師的‘凡人歌’麼?怎麼會有人在這裏吟唱?莫非是教中的長老前來?”郭小賢自認是個聰明人,因此遇到事情最喜歡琢磨,“雖然這聲音聽上去沒有那麼蒼老,而且中氣也不是很足,但是此人也肯定和教中長老有關!”

這一瞎琢磨,郭小賢就呆不住了,他策馬來到張燕身邊,拱手說道:“將軍,末將聽這歌聲不俗,想必是有高人在此。將軍正是用人之際,不如將其請來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