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王允離世(1 / 2)

長安城,好不容易安寧下來的城市又一次陷入了戰亂。

“司徒大人!情勢危急,西門已經被那李蒙、王方獻給了李催、郭汜一夥人,還是請司徒大人上馬,布一定將大人護送出關,到時候聯合其他諸侯,別圖良策!”

王允搖了搖頭,“奉先,你的心意我知道。可老夫畢生的心願,便是蒙社稷之靈,得以安定國家。為此老夫可以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司徒的忠心,可昭日月,但是還應該留著有用之身,這樣才能報效國家社稷呀!”呂布跟在賈清後麵,口才倒是好了不少。

“沒用的,聖上還在這裏,朝廷的社稷還在這裏,老夫身為司徒,又怎麼能遇難離開呢?”王允這次是鐵了心,至於讓呂布護送獻帝的想法也不過是在他腦子裏麵過了下,畢竟現在除了長安,獻帝又能呆在哪裏呢?至少在長安,還有那些老臣能看顧一下,不至於到了地方成為諸侯們的砝碼。“奉先呀,為我謝過關東諸公,望你以國家為念!”

呂布再三相勸,甚至想動手將老人打昏,強行把他帶走。

“若是老夫這次離開長安,也會立即咬舌自盡,若違此言,當被五雷轟頂而死!”王允臉色淡然,卻是說出了最為嚴厲的誓言。

呂布知道王允既然都這麼說了,那他自然不能再動粗了。畢竟要是王允留在長安,還有一線生機。

但是,呂布一想到當日賈清臨行之前,將王允托付自己照顧,這次要是離開了長安,他又有什麼臉去見賈清!

“這裏麵的是我寫給子奇的書信,還有我貼身的玉佩,你拿給他看,他會明白的。”卻是王允看出呂布一臉難色,從懷裏掏出個錦囊遞給呂布,之後更是拍了拍呂布的臂膀,“子奇是個好孩子,一身孤苦,你要好好對待他。”

聽著王允如同臨終遺言般的話語,呂布猛然間向王允行了個大禮,“舅舅,我會永遠照顧好賈清的。”

“嗬嗬,都喊我舅舅了。也罷,去吧去吧,晚了就來不及了。”王允抬頭看著各門火焰衝天,催促著呂布上馬。

看著呂布背著行李、提著方天畫戟駕馬離開,王允整了整衣冠,卻是走向皇城。

李催、郭汜攻入長安,縱兵大掠,不少的文武百官都死於賊兵之手。

李催帶兵圍繞內廷,侍臣們請獻帝上宣平門止亂。

下麵李催、郭汜等將看見宣平門上出現黃蓋,便約束手下軍士,反而口呼“萬歲”。

獻帝雖然年幼,但頗有膽色,欲變不亂,依著樓問下麵眾將:“卿等不候奏請,便就這麼進了長安,意欲何為?”

李催越眾而出,仰麵奏道:“聖上容稟,董太師乃是陛下社稷股肱之臣,前日卻無端被奸臣王允謀害,臣等特來勤王,以清君側,非敢造反。隻要見到王允,臣等這便退兵!”

獻帝張了下嘴,卻是轉身看了看邊上。

王允此刻正在獻帝身旁,隻不過此刻頭上現出一名老者形象,卻是一派星官氣象。原來就在此時此地,他的法相得到了突破,成就了比幹法相。

獻帝吃驚的張大了嘴巴,畢竟身為天子,他是知道許多秘辛的。王允如今這個架勢,分明是法相超凡入聖的境界,隻可惜比幹身為文官,長處在於治理朝政。要不就憑著法相的威能,他一個人就能把下麵這些兵馬給拿下!

“老臣身為司徒多年,總是還差最後一步才能成就比幹,但就這一步,卻是天上地下雲壤之別。”王允並不把下麵的賊軍放在眼裏,反而對著獻帝侃侃而談,“原先老臣以為欲成比幹,需要有紂王、妲己之流,若是如此,老夫情願生生世世不成比幹。直到這一刻,老臣才知道,比幹當年舍去七竅玲瓏心,而老臣要拋棄殘軀報國才是。陛下,老臣本為社稷考量,隻是終歸功虧一簣,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憐惜老臣,以誤國家。老臣請下見二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