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宮頸炎(1)(1 / 3)

宮頸炎是子宮頸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變,為育齡婦女的常見病。按宮頸炎的發病過程及表現,可分為急性宮頸炎與慢性宮頸炎。

急性宮頸炎主要見於感染性流產、產褥期感染、宮頸損傷或陰。

慢性宮頸炎可由急性期轉變而來,或因經期、性生活不潔引起,臨床最為常見,約占已婚婦女半數以上,部分患者可倉誘發宮頸癌。

積極預防宮頸炎,對維護婦女健康,預防宮頸癌均有重要作用。本病屬中醫“帶下”、“陰癢”範疇。

宮頸炎主要症狀是白帶增多。炎症的程度和範圍不同,白帶的量、色、質和氣味也不同。有白色黏液狀,有淡黃色膿液狀,也有血性白帶。

宮頸重度糜爛、宮頸息肉,常伴有血性白帶或性交後出血。宮頸炎急性階段多伴有腰骶部疼痛及小腹墜脹疼痛,經期、性交時疼痛加重,部分慢性宮頸炎也可出現類似症狀。

宮頸炎宜食馬齒莧、馬蘭頭、芹菜、苦瓜、蒲公英、紫花地丁、垂盆草、丹皮、野菊花、大黃等。忌食蝦、蟹、韭菜、蔥、大蒜、辣椒等辛辣香燥食物,忌咖啡、濃茶、酒類飲料,以免引起炎症加重。

(1)丹皮赤芍黃柏蜜飲

【組成】丹皮10克,赤芍15克,黃柏10克,知母10克,敗醬草20克,蜂蜜30克。

【製法】將丹皮、赤芍、黃柏、知母、敗醬草分別揀去雜質,洗淨晾幹或曬幹,切碎或切成碎小段,同放沙鍋加水浸泡。濃煎3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濾汁放入容器。待其溫熱時力卩入蜂蜜拌勻。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利濕熱。

【調治】急性宮頸炎濕熱壅滯型。

(2)綠豆芽汁白糖湯

【組成】綠豆芽50克,白糖少許。

【製法】將綠豆芽絞汁,加入白糖衝服即可。

【服法】每日3次,連服3-5天。

【功用】清熱祛濕。

【調治】急性宮頸炎濕熱壅滯型。

(3)赤小豆粥

【組成】赤小豆30克,粳米15克,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赤小豆煮熟,再放入粳米繼續煮熬成粥,加入白糖適量調味。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熱祛濕,解毒止痛。

【調治】急性宮頸炎濕熱壅滯型。

(4)扁豆花煮椿皮

【組成】扁豆花9克,椿白皮12克。

【製法】先將扁豆花、椿白皮洗淨,用紗布包好,加水200毫升,煮成150毫升即可服用。

【服法】每日3次,連服3-5天。

【功用】清利濕熱。

【調治】急性宮頸炎濕熱壅滯型。

(5)豆花煎雞蛋

【組成】扁豆花30克,雞蛋2隻,鹽少許。

【製法】將雞蛋打入碗中,與扁豆花拌勻。鍋內下油煎炒,撒鹽少許即可。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利濕熱。

【調治】急性宮頸炎濕熱壅滯型。

(6)赤小豆玉米須飲

【組成】玉米須50克,赤小豆100克。

【製法】將玉米須洗淨,切碎,與洗淨的赤小豆同放沸水鍋中。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至赤小豆熟爛即可。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利濕熱。

【調治】急性宮頸炎濕熱壅滯型。

(7)綠豆薏苡仁湯

【組成】綠豆60克,薏苡仁30克,白糖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