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武則天必須要說她的對手——另一個布局者,一盤好棋的前提是要棋逢對手,如果做不到勢均力敵,就會呈現出一邊倒的局勢,也就失去了懸念,那麼還談何好棋?本書之所以精彩,是因為除了武則天的高明外,還有一個同樣高明的對手存在,他或者說他們就是六道組織。我說的六道組織包括六道君主,包括閻王,包括修羅和沙沱,還包括那十萬帶著鬼差麵具的叛軍。
裴東來說這個組織十年前就已經存在,隻不過沒有被察覺,而八年前先皇駕崩後武則天執領朝政,她一刻也沒停止過對它的調查,卻始終沒有什麼突破性進展。沙沱可以說是書中少見的不戴鬼差麵具的組織中人,他也曾好心勸說狄仁傑辭官離開,不要招惹這個組織,因為它深不可測。就連一向高傲的裴東來也說六道的水太深,單憑他的智慧是趟不過去的,將殺父之仇委托給狄仁傑。可見,這個組織的確神秘至極。不過,越是神秘,我就越渴望揭開它的麵紗。那十萬叛軍自不必說,文中交代的很清楚,就是李宵手下的部隊,最大的疑問就是六道的三位頭腦——六道君主、閻王和修羅,他們是誰?狄仁傑曾這樣問過沙沱,也問過李廣,他們都說不知,這個問題隻有三人本人才知道。但是不要著急,因為從文中的一些蛛絲馬跡,我們還是能夠揭開他們神秘麵具背後的真相的。
三人之中當屬修羅的身份最好確定,他在書中僅僅出現過一次,就是在鬼城之下要殺裴東來那處,說了一些話,但是這些已經足夠我們來斷定他的身份。修羅是組織的三大頭腦之意,足見他的地位何其尊貴,有如此地位者必定是李唐的皇族之人。當閻王提到狄仁傑時,他急著說他曾經數次暗示過狄仁傑。我們回想一下,狄仁傑自出獄以來又見過幾個皇族之人,右親王李廣是一個,再就是左親王李宵了,其中李宵第一次將狄仁傑深夜請去,對他直言反武之意,而第二次則是要置他於死地,這正合修羅所說的“難以拉攏”“必殺之”。再者,李宵前後兩次的言談語氣與修羅更是如出一轍,前者大罵國師妖道,而後者怒罵武則天妖後,所以說,修羅必是左親王李宵。最後,李宵領十萬軍隊叛逆,足見他在六道中的地位,也印證了他是修羅的猜測。
三人之中一直很少說話的六道君主看似很難斷定身份(狄仁傑已說明,最後審判時那個君主不是真的,而是閻王假扮的。),但仔細閱讀書中的一些細節,他的身份就昭然若揭了。
沙沱和李廣都說過,六道組織的頭腦手中有先皇極令,那是先皇的貼身令牌,怎麼會到了六道之人的手中。太醫令金溥也就是鬼醫汪驢曾說,先皇的病沒救了必死,隻不過死得比他預期的要早,我們不管他是怎麼死的,但肯定活不到八年後。那麼,誰才能夠得到這塊令牌呢?
李宵身為左親王張揚跋扈,不可一世,而卻甘心作為修羅聽令於君主,誰會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修羅一口一個妖後,而君主卻說天後,而且怕她怕得要死,當聽說武天通要來時,他嚇得匆忙逃走,閻王和修羅則謹慎保護他,唯恐他出什麼差錯。這個膽小鬼又是誰呢?
本來這些都不能確定君主的身份,但是當狄仁傑從秘道中走出,意外地發現那一端居然是皇宮的禦花園時,這一切都已經明了了。六道君主就是當朝太子,也就是曆史上的李顯。武則天曾說過,太子也上書請她稱帝,可見太子是多麼的懦弱,多麼的害怕武則天,正是六道君主的所為。這也合乎狄仁傑最後悄悄跟閻王說得那句話,武則天是不會揭穿太子的叛亂身份的。
確定了君主的身份,我們回想一下前麵,裴東來說六道組織已經存在十年,最初兩年並沒有什麼動靜,那時先皇還在世,根據先皇極令來判斷,當初的君主應該就是先皇。那麼他創立這個組織是為了什麼目的呢?絕不是保護他自己,堂堂大唐天子卻要一個地下組織來保護,這有些說不過去,況且他被害死了也說明他並未被保護好。從組織當初兩年的沉寂,再到武後執政後的一係列叛亂活動,到最後的謀反兵變,可以看出它其實是以保護李唐天下為宗旨的,其中當然也包括保護太子,抵製武則天登基稱帝。所以,武則天要稱帝就必須除掉六道組織,二者之間本就是針鋒相對,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