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裝修門市(5)(1 / 2)

大夥仔細看看:這是一封什麼樣的‘情書’?這是人家肖船長走船的時候千方百計托人求人才弄到手的四川正宗‘麻辣串’的配方,帶回來送給杏菊,讓她試著去做,擺攤兒去賣‘麻辣串’,好掙錢來養活她那三個還未成年的孩子,供他們讀書,供他們吃飯,供他們生存下去。可我們有些人,偏偏這樣的好事、正經事她想不出來,也做不出來。整天吃飽了飯,閑下來沒事幹的時候,就會在那裏瞎猜疑,胡琢磨,編一些花裏胡哨的故事來招搖過市,有的也說,沒影的事兒也能胡編亂造地說一些出來到處去傳播!見人就說,見人就宣揚!我說:你去幹點正經的事情行不行?整天光盯住那幾盒‘麻酥糕’,看不見人家那些閃光的心靈。和肖船長他們比,你不覺得你太狹窄?你不覺得你太渺小?你不覺得你太慚愧嗎?你不覺得你太缺德又太無恥了嗎?”

薛主任瞟了一眼坐在自家門道旁的陳媽:“這就是我們今天開會的目的:告訴大家真相,掃除不良影響,為肖船長、也為杏菊討個公道,討個讚譽,也討個好的說法。大夥回去以後跟個人家裏的好好傳達傳達。就這些,大夥要沒別的事情就散會。’”

黃哲明說到這裏,把話徹底的打住了。抬頭仔細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鍾是黃昏來臨的時刻,這個時刻正是家家都在忙活自己的鍾點!當然自己家裏也不能例外,更和黃他家裏還有這位從省城抽身特意到他家的貴客——他的小舅子齊子愷,他這個做姐夫的更應盡到地主之誼啦!再說,他在此之前已經*開口承諾過:晚上的飯菜由他黃哲明親自掌灶又掌勺地去調適、去做熟……其實黃哲明很會做家務,也烹得一手好菜來。這個手藝得道於他的授業恩師顧愛玲……顧老師出生在上海,也跟著她外公和外婆一直生活在上海,直到大學畢業分到河北省成藝校來當教師……也保留了她作為上海人的那種愛吃又能巧手精製的習性……黃哲明考入藝校之後,正好是師從顧愛玲,顧愛玲十分看重和賞識黃哲明的戲劇天分和聰資,常邀自己的這位得意門生黃哲明到他家中去“改善夥食”,品嚐由她一手烹製出來的上海菜。

黃哲明每吃一道菜總是讚不絕口又細心的討教和探究,顧愛玲十分喜歡黃哲明勤奮又好學的勁頭,不僅精心教他戲曲,也調教他烹飪。

齊子愷品嚐過他姐夫黃哲明做出的菜,也讚不絕口的知道他姐夫能做出好幾道的拿手好菜!見他姐夫黃哲明把話停住又不住地抬眼看鍾又瞅瞅窗外已現夕陽西下的天色……齊子愷已經猜到他姐夫黃哲明此時的心思是要兌現他自己的若言,為他他這個不速之客親自下廚要做他的拿手好菜了,便很知趣又很理解的對他的姐夫黃哲明一笑的勸慰道:“姐夫,天色已經不早啦!是該到了套做晚飯的時候了。再說,你自打吃完午飯之後,就一直忙活著給我敘說張杏菊和肖正春之間的事情……已經說了好幾個鍾頭啦!你也累了……也該歇歇嘴啦……我估摸著你真要把他倆的事情給我說情道明的講述完,沒有個三天三夜的時間,恐怕你也給我說不充分!所以我想明天跟你一起親自到‘海濱公園’那裏去會會你說的那個老杜還有張杏菊的那個鄰家老陳……說不定趕巧了我還真能碰上肖正春又結識肖正春哩!我和你還有我姐都把這方麵的心思放一放,反正我此次潛來港城就是要從側麵去徹查嚴格的偽裝,真實的傾聽一下廣大民眾對嚴格、張杏菊的真實評價……然後再做出自己的正確判斷。所以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準備晚餐,好好的吃飯……我倒是好久沒有機會品嚐到我姐夫的烹飪手藝以及他的拿手菜啦!趁我此次‘大駕光臨’的機會,我可要大飽口福的讓我姐夫把他的‘看家本領’都使喚出來……不知道我姐夫今晚準備做幾道什麼拿手好菜來犒勞我呢?”

黃哲明一笑的答道說:“家裏的冰箱裏由牛肉、黃花魚和白條雞……我想了想也隻能做三道菜來,尖椒爆炒牛肉絲、紅燒黃花魚、再用家裏的烤箱烤製一個咖哩雞……隻是菜樣不多,但味道保證特好……”

第二天的天氣晴好,初秋的陽光十分早起的把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透亮之中。天氣按照“五月長,十月短”的規律。在八月中旬的這個日子裏,依然是白天顯長的天亮的時分早。大約七點的光景時,整個大地已是一派晝亮的景觀。

黃哲明、齊子娟夫婦加上齊子愷不約而同的都已經起床,一陣精心的洗漱、刮臉和梳理之後,黃哲明和齊子娟夫婦一改過去兩人每人一輛電動車騎行的方式到“海濱公園”裏去鍛煉身體。因為今天同行前往“海濱公園”

裏去的還有齊子愷!所以黃哲明和齊子娟夫妻二人毅然放棄了各自騎行電動車前往“海濱公園”的習慣和做法,走出屬於文化係統的家屬院小區來到已經喧嘩繁鬧的街市上時,伸手招停了一輛滿街爬行攬客的出租計程車,陪同齊子愷又囑咐司機將他們三人順利地載到了距他們住宅的小區很有段距離、也是在港城極富盛名的“康勝美食城”裏去點吃了這家美食城在港城這座城市裏享有極高讚譽和口碑的“蟹黃灌湯包”和“尚品牛肉餡的三鮮雞湯雲吞”。大約八點鍾的光景時,打的同去了“海濱公園”的地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