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1章 裝修門市(2)(1 / 3)

黃哲明端起自己的那個茶杯來狠呷了一口茶水又重新放回到茶幾上之後,說道:“這事發生在肖正春的妻子梅兒去世五周年,也是張杏菊的丈夫彭濤死後半年的一個夜晚:肖正春返航歸來,按慣例為他前任的老船長送去由他捎帶回來的特效進口的抗風濕藥。在此之前,肖正春接到了他的徒弟——也就是現任工會主席的小黃。委托前來驗收肖正春這條歸船的港口總監理捎帶過來的、給張杏菊一家人的‘生活補助款’,還有他們這條船上所有水手捐贈給張杏菊一家的一千元捐款……當然肖正春歸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這是肖正春多年形成的一個習慣:肖正春盼望回家又害怕早點歸家……害怕早點見到對她橫眉冷對的丈母娘!所以肖正春總是磨蹭到夜深人靜、自己丈母娘熟睡之時,才悄然歸家。這之前的那段時間裏……也就是肖正春把藥送到老船長的手裏、再從老船長居住的‘海員別墅’那裏告辭著走出來……走到繁華的街麵上來的時候,肖正春便開始了他自己的徒步慢行……肖正春一邊可以靜心靜神地去欣賞港城的美麗夜景,一邊緩緩地走走又停停的順手摘下一兩片栽種在路沿旁邊的常青樹葉,朝他家居住的那個大雜院的方向躑躅而行……這幾年的港城的‘亮點工程’搞得非常出色,也落實得非常出色而且到位。每到夜晚之時,各色彩燈競相綻放又遙相呼應各顯輝煌和絢麗的色彩,把個港城點綴得如同白晝一般的璀璨奪目!而且個個商家店鋪的老板都煞費苦心的不惜在自己的地界裏花大錢做霓虹、做彩窗,做門臉的電子亮字變彩的招牌燈飾來彰顯各自的財力和特色,把個港城裝扮得十分華麗而又雍容華貴的耀眼奪目又眩人眼目了起來。肖正春每次歸航回來,走在這樣華燈競放又遊人如織如雲的繁華且熱鬧的街麵上時,都會有新的發現和重新彰顯出來的亮點……這時的肖正春是感慨萬分和激動不已的顯得十分輕鬆……由他邁出的腳步也是十分的愜意、自然和輕鬆的!每次肖正春歸航的時候都忘不了也免不了的要為他嶽母劉姥姥捎帶回、成摞捆綁在一起的六盒‘麻酥糕’……這是湖北的特產!也是劉姥姥幾十年的喜好——劉姥姥是湖北宜昌人,從小受慣了家鄉的特色熏陶,雖然以後隨她丈夫的行船生涯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居所和生活習性,又將她從長江的源頭之地帶到了北方的海港這邊來……這樣一南一北的大變遷和大遷徒,使劉姥姥過去所習慣的那種生活格調發生了詫異很大的不同變化!但劉姥姥一生有三種喜好沒丟的保留到死:一是愛吃武昌魚;二是會醃製晾曬梅幹菜、並且用自做的梅幹菜去做扣肉而久吃不厭;這第三種喜好嘛……自然就是產自武漢三鎮的‘麻酥糕’了!肖正春提著為他丈母娘捎帶回來的成摞‘麻酥糕’悠閑自在的欣賞完港城絢麗多彩的燈飾之後,很自然的在他的腳步的挪移之下已經把他帶到了通往他家的老街和華市相連接的地界上……這時的肖正春便會毫不猶豫地提著這一摞的‘麻酥糕’十分熟悉又大方的走進一家清真回回特色的蘭州拉麵館裏,在店主和老板娘的熱情招呼和驚喜之下,選張桌子又選和凳子的落座下來,按照他這幾年在這家拉麵館自然形成的固有習慣,為他自己叫上了一大碗的幹切牛肉拉麵,潑潑辣辣又十分開心灑脫的當成他的一頓晚飯、也當成是他在歸家走進大雜院也走進屬於他自己家的那間隔一為二的木板牆壁和地麵的家裏,再在屬於他自己的那個家裏靜默而又孤寂地脫衣上床就寢之前的一次宵夜……那麼津津有味的吃食了起來……”

黃哲明繼續說道:“此時的張杏菊卻和她尚未成年的三個孩子正處在悲涕又抹淚的傷心境界之中……每當肖正春執掌的、也是彭濤生前就職過的那艘萬噸巨輪‘海弋’號拉響著那聲十分悠揚又亢奮的汽笛向海港的碼頭駛靠過來的時候……那聲悠揚而又亢奮的汽笛之聲會使張杏菊淚流不止的發出這樣的驚歎和哀嚎:‘要是老彭還活著,今天也該跟肖大哥一同歸家了!’這是張杏菊那晚最最真實的感受也是張杏菊那晚對她丈夫彭濤的懷念之情真實外露的一麵……哭聲和淚水一直伴隨著肖正春那條巨輪靠岸……又伴隨著肖正春坐在拉麵館裏吃完拉麵……還伴隨著肖正春走進亮起昏黃巷燈的那個深暗的胡同再抬腿邁上並且邁進大雜院裏來……肖正春的心情開始不平靜了起來……這種不平靜使得肖正春毫無顧忌又毫不猶豫地推門提著他手中的那一摞‘麻酥糕’十分從容地走進了與他家門對著門的已成為寡婦的張杏菊的家裏……在張杏菊的那間木屋裏,肖正春毫不遲疑的將局工會發下來的、又由港口總監理捎帶給肖正春、再由肖正春捎回到大雜院裏來交遞給張杏菊的那一份、裝盛在一個大信封裏的‘生活撫恤金’,還有肖正春那條船上的全體水手共同捐資給張杏菊一家大小的一千元前和肖正春特意從四川為張杏菊弄回來的一張製作‘麻辣串’的‘秘方’……卻在肖正春給了張杏菊這樣一個極大安慰和安撫之時,離開了張杏菊的那間木板屋子,掏出鑰匙來打開屬於肖正春自己家的那扇木板門,進入到他自己與梅兒上前共處的木屋裏的時候,竟然鬼使神差地將肖正春為他丈母娘特意捎帶回來的那六盒捆紮在一起又成摞可拎的‘麻酥糕’徹底遺忘在了張杏菊的小木屋裏……!張杏菊發覺的時候,肖正春已經在歸屬他的那間木屋裏脫衣上床並且關燈歇息了……本來,張杏菊是想走出家門、走到對過去敲響肖正春家的那扇木門,將肖正春遺忘在她家裏的那一摞捆紮在一起的‘麻酥糕’送還到肖正春的手上的,卻被張杏菊的大女兒彭藍瑛及時的勸止住了,並且十分理智的提醒和告誡他的母親說道:‘媽,天都這麼晚了,再說肖伯伯已經睡下了,這時候你去敲門送東西,弄得不好,遭到劉姥姥的辱罵不說,還會傳出閑話來的!不如放在肖伯伯家房門旁的小方桌上,明天一早肖伯伯起來拉門走出來的時候……看到了,自然就會提回去的……’說道這裏我很自然的就要提到一個女人……也就是與肖正春和張杏菊同住在一個大雜院裏、又在海濱公園跟我學會了舞弄太極拳、我曾經提議讓你去找他了解真實情況的那個老陳的老板陳媽來!陳媽總是喜歡沒日沒夜的忙活洗涮……而大雜院後院的水井旁,就是陳媽時常光顧又十分忙碌地去涮洗抹布和衣物的地方……這個地方正對著大雜院,洞開著的那兩扇厚重的大門的院門,顯得幽深而又漆黑的一片!乍一走進大雜院裏來的任何人,如果不定眼去瞅一眼後院的話……是很難發現蹲守在那裏正在抹黑忙碌著涮洗的陳媽的……很自然的,陳媽把肖正春走進大雜院、又毫不遲疑地推門走進張杏菊的家裏去的整個過程都看了個滿眼,也在她心裏記下了個清清楚楚和明明白白的故事情節!昂張杏菊手提著肖正春遺忘在她屋子裏的那一摞‘麻酥糕’,走出家門正要往肖正春家門首旁的那張小方桌摸索而去的時候……卻傳來了陳媽的一聲詢問;‘誰呀?該是杏菊吧?怎麼這麼晚了還沒睡呀?’嚇得張杏菊急忙縮腿又退回到自己的屋裏去……藍瑛看見她媽依然提在手上的那一摞‘麻酥糕’時,十分埋怨的質問道:‘媽,你怎麼又把東西給提回來啦?’張杏菊有氣無力又是十分哀怨的答道:‘我是怕有耗子晚上把東西給啃了。’沒想到這件事兒在第二天就被人四處傳播開來了……而且還添油加醋又煞有介事的編造成了似乎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故事來:說是肖正春深更半夜的回來之後,不是先進的自家屋門,而是背著眾人偷偷潛進了人家寡婦張杏菊的木屋裏去,又是塞錢又送點心的大獻殷勤,臨了還將他自己寫得的那封‘情書’塞給了人家寡婦張杏菊,並且還一再囑咐人家張杏菊照那紙上寫的去做,保準錯不了……這鬧得究竟是個什麼事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