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由於楊振寧的成就和威望,各種重要的學術機構或組織都對他委以重任。
1965年,楊振寧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物理評議委員會理論物理學小組委員會主席。
1972~1976年,他擔任國際理論和應用聯合會粒子和場論分會主席。
1977~1980年,他擔任全美華人協會主席。他還擔任了美國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委內瑞拉科學院、西班牙皇家科學院院士。還擔任了美國哈佛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國務院外國學者基金林肯講座、中國複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荷蘭萊頓大學等無數世界著名高校、學會的講座教授、名譽教授、理事等。
從這一長串的讚譽、獎章和頭銜,可以看出楊振寧在國際學術界享有極其崇高的威望和聲譽,也可以看出人們對他的擁戴和尊重。
7.他依然在向前
走寒來暑往,歲月交替。轉眼來到了1999年,楊振寧教授已經77歲了。77歲,在人生的旅途中已步入暮年,但他在學術上爐火純青,他的事業仍如日中天。
1983年3月2日,楊振寧在香港中文大學20周年紀念講座上演講時曾經講道:“很幸運的,我的讀書經曆大部分在中國,研究經曆大部分在美國,吸取了兩種不同教育方式的好的地方。又很幸運的,我能夠有機會在象牙之塔內工作了17年,現在在象牙之塔外也工作了17年。回想一下,我給我自己一個勉勵:應該繼續努力。”
和楊振寧一起工作過的科學家也這樣描述他:“他從不滿足現狀,而具有一往無前、百折不撓的向自然進攻精神;富有敏銳的物理直觀和預見力。他經常帶著一些問題,在思索,在運算,同時也把這些問題交給別人,引導別人同他一道思考。他總是抱著一種永不滿足的求知精神,平等地同別人討論。同他討論問題是一種享受,許多科學家都有同感。”
正是這種永不滿足、勇往直前的精神,造就了楊振寧這位世界級的科學家。
1987年,全球掀起了一場超導研究的熱潮,因為超導具有特殊的魅力,它的秘密一旦被揭開,將會對世界、對人類發生一場革命性的變化。
在很短的幾個月時間內,超導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
有一天,一位香港記者采訪時問道:“楊教授,你現在有哪些新的研究計劃?”
“我現在埋頭研究高溫超導。”
楊振寧非常認真地回答。
聽完這句話,這位記者不禁愣住了,對楊教授目前的研究項目大惑不解,他急切地問:“你在規範場的研究已取得重要成就,為什麼不集中精力在這方麵發展,以便再奪取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笑了笑,雙眼注視著前方,沉思了幾秒鍾後說:“規範場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現在除物理學家外,數學家及廣義相對論的研究人員也參與這方麵的研究,估計人數達數千人……”
說到這裏,他的兩眼放光,激動地說:“現在高溫超導的新發現震動世界!它與規範場論相比,規範場論是抽象的理論結構,而高溫超導則是具體問題,我對新問題比較喜歡,所以,我目前主力研究高溫超導。至於諾貝爾獎,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楊振寧就是這樣,他總是站在世界物理研究的最前列,開拓新的領域,研究新的問題。當新世紀的鍾聲即將敲響之際,人們從電視屏幕上的“學術報告廳”中又看到了楊振寧那熟悉的身影,他正在進行學術演講。為了中國現代化的明天,楊振寧經常來中國講學,把世界科學新知識傳播給年青的一代。他雖然已兩鬢染霜,但仍是精神矍鑠,思路清晰。他的演講,博得了台下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楊振寧,這位名揚四海的科學家,還在一刻不停地、孜孜不倦地為人類科學文明而奮鬥著,還在不停地為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而辛勤奔走著。他的思想、品格和風範,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