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任何人,不管是能力強的還是差的,每到一個新環境,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因而,凡是子女出門遠行,父母總是很擔心,所謂“兒行千裏母擔憂”,李政道的父母也不例外,對千裏之外的三個孩子非常掛念。因為兄弟三人初到江西時,還與家人經常有書信來往,但後來日本加緊進攻,全國戰事吃緊,因而交通斷絕,從而使書信往來中斷。在較長一段時間得不到兄弟三人的消息,可把在上海的父母給急壞了。

特別是母親放心不下,寢食難安,於是決定獨自一人千裏迢迢步行前往江西看望孩子們。但禍從天降,由於戰亂,流兵、匪盜很多,母親剛到浙東,身上的錢物就被一群強盜搶劫一空。這可難壞了母親,身無分文,如何才能到達江西呢?但見子心切,她以頑強的毅力和信念長途跋涉,終於孤身一人步行到達了江西聯合中學。當孩子們一見到滿麵塵土、麵容憔悴、老了許多的媽媽時,一齊擁到了媽媽的身邊,淚水從他們的眼睛裏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這就是偉大的母親,這就是千裏迢迢步行到江西聯合中學來看望孩子們的母親,這怎能不使孩子們激動呢?年齡最小的李政道一看見媽媽,就一下子撲到媽媽的懷抱裏,緊緊地抱住媽媽,好像怕媽媽跑了似的。在媽媽的懷抱裏,他感到安全和幸福。看到孩子們都長大了,成熟了,媽媽很高興,流出了幸福的熱淚。

李政道趕快用自己的手為媽媽擦淚,並激動地說:“媽媽,我好想您呀!”

媽媽用手撫摸著李政道的頭,對三位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在這裏學習得怎麼樣?”

接著又問道:“成績如何?你們的爸爸和我可是望子成龍啊!”

母親沒有向孩子們訴說自己一路的辛苦,而是希望能聽到孩子們學習的彙報。在傳統中國家庭裏,把最主要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別是中國家庭中的母親,可以說孩子就是她的一切,孩子就是她的全部生命,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希望和快樂。她的人生價值,就是希望並盡最大努力使孩子有出息、能光宗耀祖,為此,哪怕下地獄,她也心甘情願,不會猶豫。

李政道雖然在三兄弟中年齡最小,但他對媽媽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情感受最深。他很能理解媽媽,並決心努力學習上進,把自己鑄造成才,以實現媽媽的願望。

李政道也正是在媽媽的鼓勵下長大成人、不斷進取的,並最終取得震驚世界的輝煌成就。媽媽不虛此行,她認為這次艱難的遠行非常值得,因為孩子們不僅長大、成熟了,而且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特別是老三李政道,成績一直很優秀,並得到學校老師的青睞,老師普遍認為李政道是可造之才,以他的聰明才華和刻苦學習精神將來必定能幹出一番事業來。母親給孩子們帶來了希望和力量,孩子們也給母親奉還了滿意,母親微笑著走了,孩子們又信心百倍地投入了學習。春去秋來,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是兩年過去了。

在這兩年的學習時間裏,李政道一直很刻苦,成績也總是優秀。這不僅令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就是兩位哥哥也對弟弟另眼相看。這時,發生了一件在江西聯合中學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這件事對李政道來說也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這件事就是:李政道充當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既是學生又是老師。事情是這樣的:在大後方,雖然沒有大的戰爭,小的戰事卻也連綿不斷。為了應付戰事和支援前方抗戰,不僅物資短缺、辦學條件差,師資也很缺乏,為聘請授課教師學校作了大難,因而迫使學校不得不停開一些課程。這種情況在當時各中學是很普遍的。在李政道念高二時,學校教師更為缺乏。這種教學狀況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這就迫使校方采取了大膽的補救措施。一天中午,學校的訓導處主任派人把李政道從教室請到了訓導處辦公室。

李政道自己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事,兩位哥哥心裏也發慌,以為三弟可能惹了什麼禍,因此也趕快趕到訓導處,兄弟倆在訓導處的窗外仔細地傾聽裏邊的談話。

李政道進了訓導處的辦公室,他看見訓導主任站在辦公桌前邊向他微笑。訓導主任看見李政道進來了,馬上走過去,示意李政道坐下。當李政道坐下後,訓導主任就坐到了李政道的對麵,這時曾任李政道數學課的主講老師也從裏間走出來,坐在李政道的左側。訓導主任微笑著對李政道說:“別緊張,我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也可以說,是請你幫幫學校的忙!經了解,曾給你講過課的老師一致認為你學習很努力、很踏實,成績也很好。都說你能吃苦肯鑽研,辦事認真,特別是數學和物理,你的成績很突出。大家的評價是,對數學和物理兩門課,你不僅有興趣,而且很有天賦。”

說到這裏,訓導主任略停頓一下,看了看旁邊的那位老師,隻見那位老師點了點頭。隨後,訓導主任又繼續說:“李政道同學,你知道,咱們學校現在有很多困難,最大的困難是缺乏教師,因而迫使學校一些課程停開。經各位老師推薦和校方再三研究,決定讓你為低年級同學講授數學和物理這兩門課。今天請你來,就是要和你商量這件事,不知你是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