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子(1 / 1)

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

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

這是雷鋒留給我們的四句話,他這麼說了,也這麼做了,這些話如同春風一般,刮向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而那個叫雷鋒的人,從此便深深印入了全中國人民的心中。

1962年8月17日,撫順市望花區區委禮堂的主席台正中,停放著一個靈柩,靈柩的周圍被一層層的鮮花和鬆柏所環繞。中間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麵鮮紅的軍旗,軍旗上放著一頂軍帽。

這是一名普通士兵的公祭現場,這名士兵雖然沒有死在戰火硝煙的戰場,但卻引來了十萬市民自發地為他送行。禮堂裏,花圈多的數不勝數,禮堂放不下就放在了禮堂外,一直延伸出好遠。主席台兩側掛著兩條醒目的條幅,一條上麵寫著:“學雷鋒不怕苦,不畏難,以行動作紀念,爭當五好戰士”;另一條寫著:“學雷鋒對敵狠,對己和,化悲痛為力量,共練殺敵本領”。

這位看似普通但卻絕不普通士兵就是雷鋒,他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22歲,但卻永遠地留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為他護靈的是他的戰友,他們個個難掩悲傷,但卻一臉凝重,他們挺直身板,手握鋼槍,用思念和堅毅送他們的好戰友、好班長雷鋒最後一程。

雷鋒去世後的第二年,中國最高領袖毛澤東,親自題詞,悼念了這位普通的小個子士兵,給他以普通人所從來沒有過的最高榮譽。

1962年8月17日這一天,撫順的天氣也像是處在了傷心之中,天陰沉沉的,烏雲壓頂。大街上,市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戴著白花和黑紗,緩緩地低頭行走著,他們用無聲的悲鳴來護送這位英雄。

雷鋒追悼會結束後,街頭仍然簇擁著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這些人中有工人、農民和解放軍;有學生、機關幹部、醫院醫生和傷病員;有家庭婦女、白發蒼蒼的老人,以及那正牙牙學語的幼兒……

1963年3月5日,報紙上發表了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親筆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

一時之間,“雷鋒”兩個字響徹中國大地,雷鋒的事跡也永遠地銘刻在了億萬人民的心中。

“向雷鋒同誌學習!”

“向雷鋒同誌學習,做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

每年的3月5日,成了“學雷鋒紀念日”。從此,人們高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的歌曲,繼承著雷鋒未完的事業。

雷鋒和他的事跡,鼓舞著億萬人民。為了能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長沙和撫順分別建立了“雷鋒紀念館”,“雷鋒精神”也成了代代相傳的寶貴精神財富。而全中國人民在廣泛而持久地開展學習雷鋒活動中,也不斷湧現出大批雷鋒式的英雄模範。雷鋒精神培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成長。

現在,就讓我們再次回顧這位“生為人民生,死為人民死”的英雄雷鋒的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