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電子門鈴(一)(1 / 2)

1.“町時”門鈴

在家庭生活中,門鈴很有用處。然而,老式的電磁效應式的電鈴,正在被層出不窮的新穎音樂式門鈴所取帶,來自日本電視劇“血疑”中的“叮咚”門鈴,就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清脆、悅耳的“叮咚”如在敲古代的編鍾,使人百聽不厭。

這種門鈴的“叮咚”聲如何產生的呢?實際上“叮咚”門鈴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電磁鐵撞擊鐵塊而發聲的,它是由電磁線圈、鐵芯及撞頭、彈簧、兩片長度不一樣的鐵片,四個橡皮墊圈、按鈕等組成。其中鐵芯不插在線圈中央,而波彈簧頂向偏—些。接上電源,按下按鈕AN後,電流流經線圈,在磁場力的作用下,鐵芯撞頭迅速由右向左淺圈中央運動。結果撞向左邊較短的鐵片上,便發出“叮”的聲時彈簧被壓縮。當按鈕AN鬆手後,電流斷開,電磁場消失。鐵芯控頭在彈簧的作用力下朝運動撞擊了右邊鐵片,便發出“咚”的聲。磁芯控又恢複原位。就這作,每按放一次按鈕,便出現一次“叮咚”聲。由於“叮咚”門鈴的電磁線圈續鳴響的老式電鈴中電磁線圈的結構稍有不同,所以使用時不能長時間按住不放。否則,隻能在線圈的中央抖動。這樣既不能發出“叮咚”聲來,又容易使線圈發熱燒壞。叮咚門鈴所用器材不多,都需自製。線圈選擇外徑的熟料骨架,在上麵用0.8-0.9mm的漆包線亂繞約7500匝左右。由於漆包線較細,容易拉斷,繞製時需細心。骨架內徑為8mm,鐵芯用略小於8mm粗細的要能在骨架孔內自由伸縮運動-鐵芯兩頭各鑽兩個孔,再嵌入塑料圓柱作撞頭。鐵芯加撞頭的長度可與骨架一樣長。再找10mm左右的細鋼絲,繞製一隻錐形彈簧。使其一頭塞在線圈骨架裏,另一頭能套在撞頭上。在把鐵芯撞頭插入線圈骨架裏時,利用彈簧的彈力使鐵芯撞頭的一半在線圈裏,另一半在線圈外麵,這是鐵芯能撞擊鐵片的關鍵所在。兩鐵片的尺寸分別為3X25X95(mm)和4x25x105(mm)並在鐵片上各鈷兩個的孔,以便使其能支承豎起來。此外,再用有機玻璃製作底板和鐵片支架。兩支架間的距離可根據鐵芯撞頭的長短來定,把線圈骨架和鐵片固定上去.裝鐵片時,先在鐵片4-8mm孔裏墊上橡皮墊後再裝在支架上,鐵片四周不能和其他東西相碰,且在寘架軸上應有活動的餘地,不能固定死。否則,叮咚聲將變得沙啞無餘音,最後製作一隻蓋子,引出按鈕線,“叮咚”門鈴便可使用了。

2.晶體管電子門鈴

隨著人們住房條件的改善,門鈴日益成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電器之一。門鈴品種繁多,而目前以電子門鈴為多見。這裏介紹的是用分立元件製作的電子門鈴。電路采用PNP賢和NPNP型三極管組成的互補自激振蕩器,揚聲器發出聲的頻率是500-1000HZ左右。並且可根據你的喜歡來改變聲音的音調。由於電路比較簡單,所以製作也比較容易,成本也比較低廉,用連接五號電池就可以使用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