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在弱堿性環境下,Y精子的活力更強;X精子更適應在弱酸性環境下存活。y精子的存活時間是一天,x精子存活時間是兩天。如果精子隻停留在宮頸內,慢慢地移到子宮,存活時間長的x精子就會有優勢,生女孩的幾率就高。
職業影響生男生女概率
女性在性高潮時,分泌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此物與男性的分泌物一樣,所以是堿性的。這就是為什麼從事男性化職業的女性比從事女性化職業的生男孩概率高。
倫敦經濟學院通過對不同行業的3000人進行調查,得到了這一結論,並刊登在《理論生物雜誌》上。這項研究的帶頭人、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心理學家薩托西-卡納紮瓦發現,在從事工程師等男性化職業的人群中,生男生女的比例為140比100。在從事護士等女性化職業的人群中,這一比例變為100比135。
從事IT行業的男人和飛行員,因為長期受到電腦和機艙儀器的輻射,Y精子和X精子的活力都很弱,即使是深交也不一定Y精子取勝。因此,這些行業的男人生的女孩概率明顯更高。
從事大運動量的男性,體內分泌的乳酸會降低PSA的堿性,所以運動員生女孩的可能性比較高。
小蘇打水衝洗陰道影響健康且不靠譜
正常女性的陰道環境是弱酸性的,隻有這樣才能保護女性陰道不受細菌的感染,所以那種用小蘇打衝洗陰道的做法會危害女性的健康。特別是蘇打水的粘度低,無形當中會增加精子前行運動的阻力,降低受孕的可能。
女性維持弱堿性體質可提高生男孩概率
生男孩的方法很多,如:溫度、排卵期計算、鹹男甜女等等,但是依據隻有一個,那就是調高Y精子與卵子結合的概率,在受孕期創造一個弱堿性的受孕環境。
中國營養學會指出,在孕前輔助補充堿性膳食纖維,可以快速調節人體的酸堿性,讓身體維持在健康的弱堿性,也不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衡。堿性膳食纖維是一種強堿性的膳食纖維,和普通堿性類食物不同,它能更有效的被人體吸收。
胎兒性別誰來決定
生男生女由誰決定?這一直都是我們想知道的事。每個夫妻、準父母都希望早日知道自己孩子的性別是男還是女,想了解生男生女由誰決定。
古代醫學早就提出許多決定胎兒性別的理論,可惜限於當時的認識水平都是不能成立的。如道藏經認為月經後單日受孕屬陽為男,偶日受孕屬陰成女;李東垣認為經後一二日感者成男,四五日感者成女;朱丹溪以受氣於左子宮為男,受氣於右子宮為女;聖濟方以左動為男,右動為女;褚氏醫書以血裹精成男,精裹血成女。
眾說紛紜的理論同樣出現在西方醫學史中,如有人曾提出右側睾丸負責生兒,左側睾丸負責生女;精子進入右側輸卵管得子,進入左側得女。後來人們注意到隻有一側睾丸者或切除了一側輸卵管者都可能兒女雙全,這才推翻了這些荒謬的理論。直到200年前,人們對性分化的理論仍然是空白。荷蘭人安托尼萬?列文胡克於1677年首先在顯微鏡下見到精子,150年後德國人貝爾首先看到哺乳動物的卵子,這才以科學奧秘取代了古代關於受孕的種種故弄玄虛的神話。而生兒育女的秘密是美國人麥克魯格1902年揭開的,他發現了決定性別的染色體X和Y。
生男生女並非由女方決定的,而主要由男方的性染色體決定。
性染色體,顧名思義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人類的生殖細胞中,有23對即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1對為性染色體,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基因型可用46,XX表示;男性的性染色為XY,基因型為46,XY。生殖細胞要經過兩次減數分裂,23對染色體變成23條,卵子所含性染色體隻有X一種,而精子可分別含X或Y性染色體。
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後,受精卵的染色體又恢複成23對。若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為XX型,發育為女胎;若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為XY型,發育成男胎。所以,生男生女取決於參加受精的究竟是X精子,還是Y精子。而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隨機的,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這樣才能維持人類兩性比例的大體平衡,這也是一種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這個平衡決不容破壞,否則,必然造成不堪設想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