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破局(1 / 1)

吳邪所知曉之事,孔明不可能不知曉。

荊州種種事自然是在他安排之下進行。那時他對薑維說,季漢根基尚淺,取荊州,渡赤壁,拔益城,種種功績,一是合天時之命,二是借人興之利。他拂袖合書,閉目長歎一聲。隻知荊州是個死局。

薑伯約便問,那這局,要如何破?

他推卦演天,算途算命,終究算不出荊州這場局的答案來。當日主公派關雲長前往荊州時他未攔,這之後季漢的氣運就翻了天。任他再如何洞察,也不能演算天機。當日同劉備出山之時,他本心中已負季漢氣運。然而知天易,逆天難,即使他再有神通,也無法改變一個國家的運勢。

唯有這後期出現的種種變數,從吳邪開始,薑維,趙統,關平,等等年輕武將,如同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魏延,龐統,馬超,各路英豪紛紛撥旗來投,讓他似乎隱約看到了這一點希望。

薑伯約便問他道,那大人的意思,是要我與趙關等人去守荊州?

孔明道,趙統留守益州,你們此行,總要留個人來接應。你與關平,廖化等人若凝為一力,未必比不上一個關雲長。而這唯一不可控的一個關鍵,卻是吳邪。

要破局,必須先將這一局打亂。從絕處覓生機,置之死地而後生。而吳邪的前往,到底是會破局,還是會因為他而使得荊州原有的氣運無法更改,這都是未知數。他權衡許久,最終也無法拿下一個定奪。這也正是他糾結的所在。

薑維心中了然,此事的確複雜至極,也難怪連諸葛亮都會感到為難。他沉吟半晌,突然腦中一道靈光劃過。

“大人擔心的,是否是參軍若與我們共同前往,對季漢的氣運影響未可知?”

“那若是將他置於孫吳小兒手中,雖仍在一地,然勢已全然不同,不知道能不能起到破局之效?”

時近傍晚,吳邪吃了飯,正在滿軍營的晃悠。此刻是晚間操練的時間,所有將士都在點武台集合,就連手臂傷剛好的關羽,也嚷著手生拿著長刀出去比劃比劃。趁著這時巡邏衛也在吃飯,他想進帳打探些情況。

關平雖然地位與武藝都很高,但是並沒有過分攝手荊州事務。而且看他白天的表現,似乎對自己也來了荊州之事並不知情。薑維的帳子吳邪決定還是避而遠之,薑伯約比他想象中要心思縝密,此次刺探是自己臨時起意,萬一留下什麼把柄就糟了。而廖化此人他沒有接觸過,並不了解,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從關羽的營帳開刀。

吳邪沒想到的是這關雲長的帳子竟然並不避人,與他和華佗來的那一日時一樣,門口並沒有設人。不知是因為他與華佗救了他一命的緣故而對他特別沒有防備,還是往日就是這般。然而雖然公文還大咧咧的攤開在案上,吳邪卻不敢上前。他知道這裏隨時都會有人來,或是就有關羽安排在這裏的眼線。假如他去看了,那暴露身份就算是最好的結果。

但雖然不能看,吳邪仗著眼尖,卻還是在案上壓的公文下發現了一角自己熟悉的印記—正是諸葛亮差他給關羽口述的那一封馬屁信。雖隻透出一角,但吳邪對上麵那自己搜腸刮肚而出的奉承之語那是了然於心。

原來薑維還是將這封信送到了。吳邪心下愀然,他更加無法確定關羽是否知道他與薑維一同前來的事實,和關羽的立場了。

環視了一圈,感覺似乎沒有什麼更多值得去窺探的,他又躡手躡腳的出了帳。

探頭剛出來還沒走遠,吳邪便遙遙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向他走來,年輕清俊的武將,手中長棍倒提,額上還有汗跡未幹,似乎是中場休息回營擦汗。他隻覺得正麵遇上這人有些尷尬,便調轉了個身,想繞路走回去。

誰知薑維早已發現了他,本想打個招呼,卻見吳邪刻意轉身,不由得心中生疑。一刹那對方轉身的背影映入眼簾,讓他不禁想起了一個人。

“吳參軍!”

薑維話一出口刹那,吳邪感覺整個人如墜冰窟。但是他狠狠一咬牙,盡量不讓自己抬腳時那片刻的停頓顯得太過刻意,繼續往前走著。

似乎是看吳邪毫無反應,薑維又喚了一聲關神醫,這時吳邪才施施然轉過身來,問大將軍有何貴幹?

薑伯約麵色凝重的看著吳邪低眉順眼的回他話的樣子,半晌,才道是剛剛看先生背影,與我熟知的一位老友極像,不由得脫口而出他的名字,是伯約太過輕慢了。

吳邪裝傻充愣,笑道將軍定是與那位老友感情極好,光是憑一個背影都能睹物思人。

薑維看著他那張全然陌生的臉,緩緩吐出二字,是啊。

直到吳邪遠去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他還是靜靜的盯著他離開的方向。過了一會兒,薑維如夢初醒,招來身邊的侍衛吩咐道:

“徹查關根此人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