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娘親,孩兒走啦(1 / 2)

二百多年的煌煌大朝,大祁迄今出了十五位真命天子。

京城西南的惠山和靈山,是大祁的皇陵所在地,俗稱東陵和西陵。允康皇帝的陵寢自即位起就在西陵修建,這時候已經基本竣工。兩位皇後,玉容皇後和敬榮皇後薨歿後葬於此。

這天,是允康九年正月三十,冬狩已經結束,九皇子離京曆練在即,允康帝在勤政殿召見燕楓。

生在帝王之家,除了節日和皇帝的壽辰,皇子和皇帝見麵的時間其實不多。這天的允康皇帝心情格外複雜。

作為皇帝,他可以決定別人的生死,唯獨不能決定自己的命數。九皇子這一走就要一二年時間,皇帝甚至不知道是否還有見到燕楓的一天。

允康帝有些咳嗽,燕楓勸駕二次才把身體已經明顯衰弱的皇帝勸留在勤政殿。談完朝堂上一些大事,包括允康帝身登大寶之後的治國經驗,允康帝問道:“楓兒,按照慣例,皇子曆練,禦林軍護衛的人數最多為一千人,你挑中誰領軍?”

“父皇,楚夏將軍如何?”

“好!”分別在即,允康帝對每句話都很珍惜,緩緩說道:“楚將軍年輕有為,是個很好的人選。朕明天召見楚將軍,讓他挑選一千名精兵護送你曆練,如遇緊急情況,許他便宜行事,有權調動所在郡、州的軍隊。”

“謝父皇。”燕楓抬臉看了一眼氣色不佳的允康帝。皇帝比一個月前又瘦削了不少,讓他看著感覺格外心慌,“請父皇保重龍體,朝堂上的事情,可以責成老太師和三省六部官員多加費心。父皇的健康關係到大祁的朝運,子臣亦想在曆練歸來多陪父皇享天倫之樂。”

遙想當年,允康皇帝曾經是叱吒風雲的年輕皇子,三藩叛亂時,曾經在雞鳴山一帶率軍擊破五萬叛軍的瘋狂進攻。隻是允康帝自知雖有匹夫之勇,但不是一位好皇帝,導致繼位之後祁朝國勢愈弱。

“楓兒,朕沒將一個強盛的大祁交到下一代手上,心中有愧……”

“父皇……”

允康帝擺擺手,製止燕楓的話,繼續說道:“等你離京,朕要收割腦袋了,給那些一心欲立從龍之功的朝臣提個醒。這幾年,朕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儲君人選,對這些官員睜一眼閉一眼,時間久了,有些官員就忘乎所以。”

“既然朕當不了明君,晚年就當個心狠手辣的暴君吧。朕多承受一分罵名,即可為我兒多贏取一分英名,朕現在啊,能做的也許就這些事了。”

“父皇,您在兒子心裏,永遠是明君。”

允康帝歎口氣,說道:“皇權衰弱,諸侯和草寇就會異動。這幾年看下來,朕覺得若是諸侯起兵,第一個反的必然是齊王。楓兒務必記住,齊國不可怕,也許一兩年時間就可削平,最應該提高警惕的,是宋國和吳。”

燕楓深深點頭,道:“父皇,有什麼策略對付宋和吳?”

“宋的準備工作比齊國更久,而且,燕開來在宋國及鄰近地區,頗有賢名,得地利、人和的優勢。要想削平宋國,難度比齊國大數倍……吳的情況又有不同,一直都是天高皇帝遠,經濟力量又比宋更龐大。宋作亂在先的話,吳躲在背後準備的時間更加充分。唉,朕留下了一副亂攤子啊。”

“父皇,每朝每代都是這樣,太平時間久了,總有不太平的諸侯作亂。大祁積弱日久,廟堂之上,江湖之中,那些有狼子野心的不屑之徒早點跳出來不算壞事。劉嬤嬤棄世之前,曾用讖緯大法算過大祁國運。劉嬤嬤曾言,大祁雖有十幾年的動蕩,但大亂之後有大治,必能否極泰來,中興發達。大祁至少還有三百多年的盛世局麵。”

允康皇帝這才有些欣慰,道:“如此,朕也放心了。”

父子兩人坐在勤政殿西側的書房內,房間內炭爐燒得通紅,溫度頗高。宋大貂寺隨侍在旁,除了他沒有其他太監和宮女隨侍。

允康皇帝說完這些話,也許有些累了,禁不住咳嗽連連。燕楓走到皇帝身邊,抬起手掌輕輕給父親捶背,隨後又拿過一件龍袍披在皇帝老爹身上。

擱在平常人家,那是一個簡單的父慈子孝動作;擱在皇家,又是父親老邁,兒子即將的遠行當口,允康帝眼角頓時濕潤起來,動了動嘴,想說什麼,卻啞口無聲。

大約是不想讓兒子看到他的老淚縱橫,允康皇帝猛地轉身,在背後擺了擺手,努力平靜地說道:“你就要走了,去看一看敬榮皇後吧。”

這淡淡的一句話讓燕楓格外心慌。

還有……心酸。

心底裏驀然湧起一股生離死別的痛楚,滿心蒼涼,就是無話可說,他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上,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等他退出,皇帝擦了擦眼淚,沉聲叫道:“宋貂寺。”

“皇上,奴才在。”

“如果朕老去,九皇子尚在曆練途中,你務必協助皇叔,將大位順利交到九皇子手中。”

宋大貂寺驚慌地磕頭,道:“皇上正值春秋鼎盛,必然能等到九皇子曆練歸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