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日落長天(4)(1 / 3)

丁邯說到這裏早已二目含淚,他隻得舉袖輕拭一下淚水,又動情地說道:

“常言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皇上時常用這句話告誡群臣更提醒自己,為了發揚光大漢室,皇上效法文景皇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先後多次頒詔天下減免徭役賦稅。興修水利,整治黃水。開荒墾田,修邊安民,撫恤貧困,救濟災民。為了節省節開支減輕百姓負擔,皇上還下令將士守邊屯田,裁並郡國,省減吏員。皇上輕刑省罰,下令核查土地、釋放奴婢更是獲得天下蒼生稱頌。若論及皇上的美德,更是千古獨一無二。有人說自古君王隻可同苦而不可同甘,皇上卻是既能同苦又能同甘。全國統一後,許多大臣坐臥不安,擔心皇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可是皇上卻對有功之臣封侯拜相蔭及子孫。皇上重孝尊道,表彰節義,顯拔幽隱,對同黨關懷備至,對嚴光更是厚愛有加,他一個布衣之身,皇上卻不認為卑賤與他同飲同睡。皇上雖貴為天子,卻勤儉節約,事必躬行。皇上為人謙和,寬厚愛人的美德更是天下人人皆知——”

丁邯號啕大哭,一字一句地說:

“皇——上——臣——臣句句是實,請——皇——上——聖裁!”

馮魴、馮勤、趙熹三人再次奏道:“皇上,丁大人句句是實呀,請皇上早日作出封禪的決定吧。”

其他王公大臣也再次跪奏:“皇上英明,理應泰山封禪,否則,不足以昭示皇上之功勳。”

光武帝還在猶豫。

這時,丁邯以頭擊地,露出斑斑血跡,泣聲說道:

“皇上謙恭仁愛之心百世無有,但皇上之功可與天地同壽與日月齊輝,如今又有神祗降臨陛下,昭示皇上封禪泰山。倘若皇上不應天昭,隻怕於國於民非禍而害,望皇上為天下蒼生著想也應當封禪呐——”

光武帝大為感動,從禦座上緩緩站起,賜眾大臣平身,然後心情沉鬱,麵色凝重地說:

“朕聽了丁愛卿一席話,又見這麼多大臣再三跪請,朕內心感觸頗深,知道眾卿對朕的一片赤誠之心,朕之所以能有天下正是因為朕有這麼多赤膽忠心的大臣啊!丁卿列舉了朕的這麼多功勞,但朕都認為這些功績都是眾朝臣的,至少是你們及那些死難的將士們與朕一起取得的。祭遵、來歙、岑彭,還有胞兄、大嫂、二姐等都在征討中死難,許多將帥曆經百戰有幸存活,但也是傷痕累累疲憊不堪,沒有隨朕過上幾天安閑的日子都一一舍朕而去,朕感到內疚啊!”

光武帝稍停片刻,也淚流滿麵地說:

“如果讓朕封禪泰山,朕隻是向上天奏報這些隨朕東征西討有功大臣的功勳,還有你們這些王公大臣,才是大漢朝的頂梁柱!”

光武帝話音剛落,就有快馬送來的奏表說南陽郡白水鄉前天突然風雨大作,天降五色奇石,上麵刻有圖讖。

光武帝命人打開送來的五色奇石,上麵果然刻著一行字:

河洛出,會昌符。

眾人不理解五色奇石上的讖語是什麼意思,梁鬆提醒說:

“河洛也許是上古留下的《河圖》與《洛書》,隻要找到這兩書看一看可能會明白讖語上的暗示。”

梁鬆這一提示,眾人都認為有道理,光武帝便命人取來《河圖》、《洛書》。梁鬆先看看河圖,見河圖上的圖案與五色奇石上的彩繪類似,再一看《洛書》上麵果然有《會昌符》,隻見上麵寫著:

赤劉之九,令命岱宗。

不克慎重,何益於承。

誠善用之,奸偽不萌。

梁鬆立即向光武帝叩首說:“皇上,數百年前就命定皇上要封禪泰山,近年來風調雨順,國富民強,中興之勢觸動了天地,再次降征兆於陛下,暗示皇上盡快封禪。”

光武帝慎重地點點頭:“既然上天這樣指示,朕作為天之子,代天管理民事,隻好聽從上天的安排去泰山封禪,為百姓祈禱福祐。”

於是,光武帝下令梁鬆、丁邯、馮魴、馮勤、趙熹等人負責封禪事宜,早早作好準備,並選定吉日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除了帝鄉出現征兆外,接下來會稽郡出現魚腹呈書,東海郡有鸚鵡暗語,代郡有一牛三犢等等,這等征兆使百姓對上天要求光武帝泰山封禪深信不疑,正當光武帝選定正月二十八正式出書去泰山封禪時,京師洛陽卻出了一件人命案,鬧得洛陽滿城風語,也攪得光武帝坐臥不安。

本來這件人命案並不算什麼,洛陽令董宣依法處死一個仗勢欺人的家奴,可是,這家奴卻不是一般人家的,而是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府上的,並且湖陽公主與這家奴有著一種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微妙的關係,整個案子就複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