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朝曆代的帝王都是生活在萬千臣子的眼皮底下,事情大到登極稱帝、經天緯地,小到臨幸嬪妃、喝茶觀戲。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國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長沙王劉發的直係後代,父親曾任南頓令。公元25~57年在位。劉秀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稱其才兼文武,豁達又大度。他擅長用兵,善於以少勝多,出奇製勝。
西漢滅亡後,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王莽末年,農民大起義爆發,劉秀與哥哥乘機起兵,加入綠林軍。在昆陽大戰中,他率騎突圍求援,打敗了王莽的主力軍。這是推翻王莽政權關鍵性的一戰.劉秀從此聲威大震。他到河北一帶活動,以恢複漢家製度為號召,取得了官僚、地主的支持,又鎮壓並收編了銅馬等農民起義軍,力量迅速壯大。公元25年.劉秀稱帝,國號仍為漢,定都洛陽,年號建武,史稱後漢、東漢。
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首先致力於整頓吏治,加強專製主義中央集權。他雖封功臣為侯,賜予優厚的爵祿,但禁止他們幹預政事。對諸侯王和外戚的權勢,也多方限製。他統治的時期,史稱中興。
光武帝在其統治末年還“宣布圖讖於天下”,企圖以儒家學說與讖緯神學的混合物作為思想武器,加強對人民思想的統製。
本書詳細的介紹了劉秀的生平,從側麵給讀者旁敲了久遠年代發展的客觀曆史事實,讓我們攤開這一幅傳奇的曆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