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形意拳(1 / 2)

形意拳是中國三大著名內家拳拳種之一(形意、太極、八卦),位列中國四大名拳。但是,形意拳的風格卻是硬打硬進,幾如電閃雷鳴,在內家拳中獨樹一幟。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崩、鑽、炮、橫)和十二形拳(龍、虎、猴、馬、雞、鷂、燕、蛇、鼉、鳥台、鷹、熊)為基本拳法,其樁法以三體式為基礎。

形意拳尊嶽武穆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際可。據說姬際可曾習藝於河南少林寺學習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槍法。後又得到嶽武穆拳譜,後以嶽飛拳譜為理論,把大槍術化為拳法,並融合原來學的心意把,創出此拳。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係,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後來形意拳傳下來開始分出派係,宋氏形意、孫氏形意、車氏形意、武當形意等等,枝繁葉茂,各領千秋,在民國開始各方看似平和,其實內裏鬥個不停,這點一直延續到現在。

陽烈習得的正是武當形意,這一派形意拳起源於山西,後流傳至河南、河北,因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都共同使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為指導,將無極、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作為拳理術語。

當然陽烈對此還沒入門,他還是在於練習基礎也是形意的精髓,三體式和劈拳,以前的老前輩起手就是劈拳這是有原因的,劈拳乃形意拳之母拳。

習得能大大提升內勁,當然這前提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其中。

三體式則是一個拳架子,就像格鬥式,而且作為基礎拳架,他可是大大提升功力,體質等。

同樣的,人的改變,也體現在體外,這就是人的體態。

葉華安,武當第十五代弟子,形意,八卦,太極好手,在武當習武二十年之久,回到大陸後他四周雲遊(交流,其實多半是找架打~~~),當然他可是打出不少名氣來,後來更是有多方人士前來求教。

後來因為某種原因,葉華安開始隱姓埋名,給自己更改名號為天龍,他收的徒弟也不多,一共15人,都是以名號相稱,對於收徒弟他可是有嚴格挑選。

陽烈遇上天龍也是機緣巧合,這裏就先不多說。

在麵前的正是葉華安15名弟子的其中四人,還有長得如瘦猴,體型和陽烈很像,但千萬別小看他,他可是把猴拳練到極致,身形和步法超越所有徒弟,但同樣的在力量上,他沒有肥熊那股蠻力,雖然形意拳在一定程度上有擬補這一缺失,但對於同等是習得內家拳之人來說,這種優勢就很不明顯。

“靈猴,你看,你總算找到了同類。”肥熊在一旁肥手一拍,那如千斤重的巨手直接拍像靈猴。

“遭了!”陽烈那是捏了一把冷汗,這一拍自己要是被打中不死也能打骨折。

隻見靈猴手輕輕一挑,剛一接觸,頭一閃,腿急忙幾個滑步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