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
李世民出生在一個世族大家。他的曾祖父李虎,西魏時官至左仆射,封為隴西公,後助宇文泰建立北周有功,為八柱(將軍)之一,死後追贈唐公。他的父親李淵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李淵七歲時,父親不幸去世,便承襲唐公爵位,過早承擔家族的重擔。獨特的經曆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養成了他謹言慎行、深藏不露的行事做人的風格。李淵先後擔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並不像我們原先印象中的那樣懦弱昏庸,而是文武雙全,才智卓越。
李淵娶妻竇氏,也是出身望族。竇氏為李淵生下了四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和一個女兒李秀蓮。這四個男孩子可以說個個都不是凡庸之輩。
而竇氏自幼長得國色天香,且聰慧靈敏,很受舅舅周武帝的喜愛,多次進出皇宮。據說竇氏知道皇帝舅舅不太喜歡皇後,因為皇後是突厥可汗的女兒。於是她便勸舅舅說:“現在突厥勢力還很強,如果您能好好對待皇後,那麼突厥就會對我們友善一些,這樣一來,鄰國也就不敢來入侵我們了。”周武帝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從此改變對皇後的態度,也對這個小外甥女的成熟見識讚賞有加。
轉眼間竇氏到了適婚年齡,出落得花朵般水靈鮮美,求婚的人踏破了門檻,卻沒有一人能入竇姑娘的慧眼。竇毅於是想了一個比較特別的招婿方法:比武招親,凡登門求婚者,必須在百步之外拉弓射箭,隻要能射中屏風上的孔雀眼睛,就可以成為竇家的女婿。這也顯示了竇姑娘的特別胸襟,不好文弱書生而愛刀馬英雄,並且絕對不以貌取人。因為如果比武勝出的是一個相貌粗豪的人,那麼竇姑娘也得二話不說就嫁給他。當然竇姑娘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前來射箭的人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俊有醜。但都沒射中。這時候來了一位氣概雄毅、英俊威武的年輕人,他走到靶地,信心滿滿地開弓射箭,中了。竇毅與竇姑娘都十分地滿意,一問,這人居然是名門之後,那就是錦上添花了。於是,這門婚事定了下來。差點忘記說了,這個年輕人就是李淵。
後來,李淵遭到了隋煬帝楊廣的猜忌,竇氏看到這情形,便勸李淵說:“你應該隱藏鋒芒,避免皇帝對你的注意,否則以你目前的實力,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還可能招來殺身之禍。”李淵聽不進去這些忠告,結果險遭大禍。每當提,起這件事,李淵都是長籲不已。登基之後,李淵即追封竇氏為太穆皇後,並且終其一生未再立後。
在這裏,不厭其煩地述說了竇氏,是因為這位賢明的夫人在後文中基本沒有篇幅涉及。人們看到李世民精通書法,擅長政論,自然想到這位賢良淑德的女子對兒子的影響有多深。可惜她過早的去世,使李世民受到的打擊很深,當他老父稱帝後,“世民每侍宴宮中,對諸妃嬪,思太穆皇後(竇氏)早終,不得見上(李淵)有天下,或歔(xu)欷(xi)流涕。”因此遭到老父兩位心愛妃子尹妃、張妃背後打小報告,惹得李淵甚為不滿。
李淵通過較量射箭才娶得這位嬌妻。李世民不減其父之風,自少年始,就愛上騎馬射箭。他一生曾多次盤馬彎弓,衝鋒沙場。李世民的一家是豪俊備集,但此時李家兒女年紀尚幼,未引人注目。當然,英雄人物的苗頭總會在不經意間有所閃現,帝王的種子在凡人不識中悄然地萌芽。
一天,六歲的李世民正由仆人李安陪著在父親的營地遊玩,看到父親正誠惶誠恐地迎接一位紫袍官員。小世民看到平時英偉無比的父親顏麵掃地,於是小聲地問李安:“那個穿紫衣服的人是誰啊?怎麼那麼沒有禮貌?對我父親怎能這樣!”李安告訴他那是當今的丞相,權勢煊赫。
李世民說的話不遜於當年項羽、劉邦的豪言壯語:“哼,有什麼了不起,我將來一定要比他權力大,我要做就做皇帝!”
當然,如果不是後來煬帝楊廣橫行逆施,暴虐黎民,也許這位幼存大誌的人隻能做一位平凡的公爵,終老一生。時勢造英雄,時勢最終把他推上了曆史舞台,讓他與父親一起開創大唐江山,開啟一代盛世,成為與秦皇漢武齊名的帝王。
楊廣這位末代皇帝與李世民的初次相遇,是在雁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