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神武嶽家軍(1 / 1)

嶽飛此次北伐,雖然沒有得到其他戰區官軍的配合,但卻得到了太行山一帶抗金義軍的策應。受嶽飛派遣潛回河北的梁興此時也攻克絳州垣曲縣(今屬山西),殺死金兵無數,繳獲戰馬百餘匹,活捉敵千戶長劉朱孫等十餘人。

梁興又以垣曲縣為基地,會合董榮、李進、趙雲等向東挺進,在孟州(今河南孟縣)一帶與萬餘名金兵血戰一夜,活捉金兵將士百餘人、戰馬兩百餘匹。其後又相繼攻克翼城(今屬山西)、趙城縣(今山西洪洞縣北)、懷州(今河南沁陽縣)、衛州(今河南汲縣),在大名府附近還截獲金朝的金帛綱、馬綱等;李寶的山東義士在曹州(今山東曹縣)境內襲擊金軍,在濟州(今山東定陶縣)截獲金兵的軍需物資等;而在攻克永安軍(今河南鞏縣南)時,義軍連連出擊,破壞了金兵的給養運輸,牽製了金兵的兵力,對北征起到很好的策應作用。

金兀術兩次襲擊嶽飛指揮中心失敗之後,將部隊移往臨安方向,這回他改變了策略,要集中兵力攻取潁昌,以打破嶽飛圍攻汴京的計劃。楊再興在臨安與郾城交界地區發生的遭遇戰實際上是兀術的誘兵之計,以便把張憲的兵馬從潁昌吸引過來,然後乘機進攻潁昌。兀術親臨前線,調集金兵軼騎三萬餘人,步兵十餘萬人,金兵名將鎮國大王、昭武大將軍韓常和金將四位萬戶長都參加了這次進攻。

駐守潁昌的嶽家軍由王貴率領,他知道這又是一場以少敵多的戰役。王貴親率姚政、嶽雲等將領,以中軍、遊奕軍和背嵬軍為主力出城決戰,分派董先率領踏白軍、副統製胡清率領先鋒軍堅守城池,任命二十二歲的虎將嶽雲擔任先鋒。

戰鬥打響後,嶽雲率領八百名騎兵首先衝向敵陣。他先後十餘次衝入敵陣,身負創傷百餘處仍不肯下戰場。雙方混戰多時,還是不能分出勝負。眼看金兵越聚越多,身經百戰的王貴感到情況危急,打算將大軍撤回城內固守等待援軍。此時嶽雲鬥誌正盛,他勸阻了王貴,堅決不後撤。雙方繼續激戰。嶽家軍麵對數倍於己的金兵,毫無懼色,個個以一當十,在綿延十餘裏的戰場上,嶽家軍人成了血人,馬成了血馬,一直激戰到正午時分,雙方仍然相持不下。突然,董先率守城部隊衝了上來,這支以逸待勞的生力軍一出現在戰場上,立即改變了戰局,他們就如同猛虎衝入羊群,金軍驚慌失措。嶽家軍士氣大振,王貴與董先合兵一處,終於把金兵陣容打亂,金兵全軍潰退。嶽家軍乘勝追擊,重創金兵。

這次戰役戰果輝煌,嶽家軍共殺死金兵五千多人,俘獲金兵兩千多人,繳獲戰馬三千多匹,軍需物資不計其數。金吾衛上將軍、萬戶長、兀術的女婿夏某陣亡,千戶長以下二十八名戰將被俘。嶽家軍大獲全勝。

經過郾城和潁昌兩次戰役後,兀術已經喪失了大舉反擊的能力,率兵逃回汴京。郾城、潁昌之役是紹興元年以來宋金正規軍全麵較量的五大戰役中的兩個,金帥兀術都以失敗而告終。金軍這回才真正領教了嶽家軍的戰鬥力,以致發出這樣的哀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