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會屬於那些隻說不做的人,而是在於方法,在於樹立持之以恒的追求,在於果斷抓住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機會,哪怕是稍縱即逝的機會,也不能讓它擦肩而過。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享有“世界發明大王”美稱的愛迪生,他熱愛科學,並在自己一生的發明史上受到過無數次沉痛的打擊,但他的決心沒有動搖,而助他走向成功的人生格言就是“不為失敗找借口,隻為成功找方法”。而事實證明了,他發明的東西給人類帶來了希望,給世界帶來了和諧。此外,明朝的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為了病人,決心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了解到各種藥物的藥性,花了整整27年,終於編寫出了著名的《本草綱目》。他這種為目標而奮鬥,一路上風雨無阻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成功的關鍵在於正確方法
人人都夢想成功,但為什麼很多人一生都沒有成功?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成功的方法嗎?不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很多人類精英已經為青少年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總結出了足夠多的成功方法。
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不久,在西班牙的一次歡迎會上,有一位貴族突然口出狂言:“發現新大陸有什麼了不起的,這不過是一件任何一個人都能辦到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如此瞻仰。”這位貴族看無人應答,便接著說:“哥倫布不過就是坐著輪船往西走,然後在海洋中遇到了一塊大陸而已。我相信任何人隻要坐著輪船一直向西行,同樣也會有這個微不足道的發現。”
哥倫布聽完貴族的這番“高論”之後,絲毫沒有覺得尷尬,而是站起身,漫不經心地從身邊的桌上拿起一個煮熟的雞蛋,對眾人微笑著道:“各位,請試一下,看誰能夠使雞蛋的小頭朝下,並讓它豎起在桌子上。”
在場的所有人用盡了辦法,結果卻沒有一個人能獲得成功。這時隻見,哥倫布拿起手裏的雞蛋,用小頭往桌子上輕輕一敲,雞蛋便穩穩地豎立在桌上了。
這時,那個貴族不服氣地對著哥倫布道:“你把雞蛋敲破了,當然就能豎立起來,用這樣方法我也能夠做到。”
哥倫布起身並很有風度地環顧著在座的每一個人說:“是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做起來都非常容易,不過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我已經想辦法動手去做了,而你們卻始終都沒有。”
每一個青少年都知道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種,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方法,也沒有按照成功的方法去做。隻知道成功的方法並不等於成功。為什麼青少年渴望成功而又不願去想辦法,或者以行動來證明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總是沒有成功呢?如果用一個字概括原因,那就是:懶。
懶是人類天生的特性,即:不勞而獲。換言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這就是人的本性。很多人特別喜歡看魔術。但生活不是魔術。生活需要方法,並且需要付出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成功者,計算方式為:方法 行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