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東林寺夜懷二首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笑問廬山遠,何勞過虎溪。石溪流已亂,苔逕入漸微。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會尋名山去,豈複望清輝。
我尋青蓮宇,獨往沃州闕。霜清東林鍾,水白虎溪月。天香生靈空,天樂鳴不歇。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發。湛然冥冥心,曠劫斷出沒。
上清寶鼎詩二首
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歸來問天老,奧義不可量。金刀割青素,靈文爛煌煌,燕服十二環,奄見仙人房。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龍子善變化,化作梅花妝。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勸我穿絳縷,係作裙間硜。挹子以攜去,談笑聞遺香。
人生燭上花,光天巧妍盡。春風繞樹頭,日與化工進。隻知雨露貪,不聞零落近。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青鬆靄朝霞,縹緲山下村。既死明月魄,無複玻璃魂。念此一脫灑,長嘯祭昆侖。醉著鸞皇衣,星鬥俯可捫。
上清寶鼎詩二首
我居清空表,居處紅埃中。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咽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暮騎紫麟去,海氣侵肌涼。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殷十一贈栗岡硯
殷侯三玄士,贈我栗岡硯。灑染中山毫,光映吳門練。天寒水不凍,日用心不倦。攜此臨墨池,還如對君麵。
題許宣平庵壁
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煙嶺迷高跡,雲林隔太虛。窺庭但蕭瑟,倚仗空躊躇。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餘。
題峰頂寺(烏牙寺)
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舍利弗
金繩界寶地,珍木蔭瑤池。雲間妙音奏,天際法蠡吹。
摩多樓子
從戎向邊北,遠行辭密親。借問陰山候,還知塞上人。
普照寺
天台國清寺,天下為四絕。今到普照遊,到來複何別?楠木白雲飛,高僧頂殘雪。門外一條溪,幾回流歲月?
興唐寺
天台國清寺,天下稱四絕。我來興唐遊,於中更無別。木劃斷雲,高峰頂積雪。
檻外一條溪,幾回流歲月。
棲賢寺
知見一何高!拭眼避天位。同觀洗耳人,千古應無愧。
延真觀
羨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一往屏風疊,乘鸞看玉鞭。
陽春曲
苡生前徑,含桃落小園。春心自搖蕩,百舌更多言。
釣台
磨盡石嶺墨,尋陽釣赤魚。靄峰尖似筆,堪畫不堪書。
送袁明府任長沙
別離楊柳青,樽酒表丹誠。古道攜琴去,深山見峽迎。暖風花繞樹,秋雨草沿城。自此長江內,無因夜犬驚。
題舒州司空山瀑布
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天河從中來,白雲漲川穀。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讀。攝身淩青霄,鬆風拂我足。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春感詩並序
白隱居戴天大匡山,往來旁郡,依潼江趙征軍蕤。蕤亦節士,任俠有氣,善為縱橫學,著書號《長短經》。自從學歲餘,去遊成都,賦此詩。益州刺史蘇見而異之。
茫茫南與北,道直事難諧。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塵縈遊子麵,蝶弄美人釵。卻憶青山上,雲門掩竹齋。
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臥內嚐驅牛經
堂下令妻怒將加詰責白亟以詩謝雲素麵倚欄鉤,嬌聲出外頭。若非是織女,何得問牽牛?
贈江油尉
嵐光深院裏,傍砌水泠泠。野燕巢官舍,溪雲入廳。日斜孤吏過,簾卷亂峰青。五色神仙尉,焚香讀道經。
題樓山石筍
石筍如卓筆,懸之山之巔。誰為不平者,與之書青天。
鞠歌行
麗莫似漢宮妃,謙莫似黃家女。黃女持謙齒發高,漢妃恃麗天庭去。人生容德不自保,聖人安用推天道?君不見蔡澤嵌枯詭怪之形狀,大言直取秦丞相。又不見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貴如有神。二侯行事在方冊,泣麟老人終困厄。夜月抱恨良歎悲,日月逝矣吾何之?
胡無人
十萬羽林兒,臨洮破郅支。殺添胡地骨,降足漢營旗。塞闊牛羊散,兵休帳幕移。空餘隴頭水,鳴咽向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