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就到了五一前,這一天羅建民剛下班回到家中,洗漱了一下,準備做晚飯,最近廠裏生產很忙,采購這邊也是,壓力很大,準備好好做點吃的,算是犒勞一下自己。
這幾個月沒少給廠裏分批次,弄肉食和糧食,雖然隻是勉強能讓廠裏的職工夥食還能保證油水充足,但是也是很可觀,就這也被廠裏幾個領導表揚好幾次。
因為過完年後新政策就出來了,關於城市居民定量問題有了新規定,因為可以肯定今年是個災年,糧食等各種物資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大家的定量普遍削減了三成,不敢說大家都有怨言,但是吃不飽飯是肯定的。
也就是體力勞動者的定量還能高點,一般的普通工種都按照新政策執行了減少定量,肉食等更是少的可憐,供銷社好多副食產品都已經賣脫銷了。
幸好軋鋼廠屬於重體力,所以廠裏車間職工的定量基本沒啥變化,但是人口多的家庭就有坐蠟了,比如院子好幾家孩子多,又沒有城市戶口的,生活上就捉襟見肘,過的比較慘!
秦淮如家裏就是最真實的寫照,原本賈家賈張氏和秦淮如是有機會成為城市戶口的,隻是貪心農村分的那點土地,剛解放,土地都是分給各家各戶,按照人頭分,那個時候年景好,糧食不少打,所以他們進城後,將地轉租給其他人,每年要分不少糧食,確實沾了不少便宜,吃到了紅利。
但是後來農村實行集體製改革,所有土地收到了村裏,不勞動,不給分糧食,所以就沒有了這種紅利,更重要的是那個時期實行的戶口政策是子女隨著母親戶口走,賈家如今兩個孩子,也都是農村戶口,算算一家子五口人,四個沒有定量,全靠賈東旭一個人每月幾十斤的糧食,根本不夠吃,不打秋分不行。
最近這幾個月,羅建民也通過靈識發現,這秦淮如果然手段高明,和許大茂偷偷摸摸好幾次,但是也從許大茂家裏拿回去不少糧食和錢,許大茂一個人收入也高,平常下鄉也有不少外快,所以算是收入比較高的,又愛玩,也不在乎這些。
羅建民也不是八卦的人,並不想多管閑事,貓有貓道,狗有狗道,都是為了生活,為了生存,人家賈東旭都不嫌棄,自己何必操心。
但是光是和許大茂也就算了,羅建民發現,這秦淮茹和易忠海還鑽了幾次地窖,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每次夜半之時,總能在鑽完地窖後,提著十幾斤的棒子麵回家,
羅建民和往常一樣,剛在廚房將肉燉上,就回到客廳,坐在沙發上看書,就聽到了敲門聲,打開一看,何雨柱站在門口。
“何師傅,你這有事?”
“建民,有點事情找你幫忙?”
“進來說,別站門口了!”
兩人進了房間,何雨柱搓著手,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建民兄弟,這件事可能隻有你能幫我了,我也就不跟你繞彎子了,兄弟年前找了一個對象,這不是商量好了五一結婚,可是現在是什麼情況你也知道,我這想著,不管如何,這結婚是人一輩子的大事,就這一次,不管如何要辦個酒席,原本想著請院子眾人熱鬧一下,但是哥們弄不來這麼多的糧食,所以就想著隻擺一桌,媳婦家裏人總得請一桌,這次就是求你幫忙給兄弟我弄點肉和糧食,不知道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