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一切的起因
某位經曆過末世存活下來的地球遺民的一篇日記——
時間:2100年1月1日,元旦,星期天,多雲
今天又要開始新的一年了,算算這是我過的第七十二個元旦新年了,也許也會是最後一個了。因此這很有可能是我的最後一篇日記了。
今天早晨起來,就覺得心髒又開始不好好工作了,可能隨時這顆已經工作了七十來年最近十來年時常罷會兒工的老心髒就會徹底停止工作了。活了這麼久,自己也經曆了太多,現在想把自己一直想說卻沒有勇氣再提起的話,抓緊時間寫下來。
仔細想想,經曆過末世的我,能活到現在,實在是幸運女神的特別眷顧了。
唉——,有人說,人總是在快接近死亡的時候,總是會很容易回憶過去,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看來說的沒錯,曾經的過往都一幕幕,一段段現在都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65年了,那些久遠的,曾永遠都不想再想起的、不堪回首的記憶,不管我是否願意都在此時,再次被回想了起來,那些被後世稱為“地球末日紀”的歲月。
2035年7月13日,是個所有人類都都會永遠銘記於心的日子。
在那一天,一顆彗星象曾經電影裏演過的那樣,真的——和地球相撞了。
現在想來,我是如此的幸運,生在了中國,而且打小就生活在曾經被很多內地人入不了眼的、認為貧瘠落後、荒無人煙的青藏高原上。
那顆撞向地球的彗星,以當時地球上的科技水平直到最後二十四小時才被科學家們確認,地球應該是擋了它的道了。而推測出的撞擊地點,98.78956%的可能性會是南美洲。
而真正撞上時,事實證明地球當時的科技水平還是湊合的,彗星直直地和地球在加勒比海上親密接觸了。因此北美洲也是首當其衝地受難地了。
撞擊不僅使整個美洲大陸瞬間土棚瓦解,而且引起了真正的“驚天海嘯”。浪高超過千米的巨大水牆以驚人的速度向著全球席卷而去。
太平洋、大西洋上的所有島嶼,包括大洋洲很快就被海水徹底淹沒、摧毀。緊接著,東半球的東南亞、日本諸島,西半球的格陵蘭島,冰島,非洲大陸均被海嘯席卷淹沒,最後海嘯衝向了地球上最大的一塊大陸——亞歐大陸。
在海嘯肆虐完,終於退卻後,整個地球上完好的地方,僅僅剩世界第三級的中國青藏高原,大巴山脈、秦嶺環衛的四川盆地、極盡內陸的新疆、內蒙西部和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所在的高加索地區和帕米爾高原了。
僅僅彗星撞擊和全球海嘯這兩大災難就奪走了超過六十億人的生命(2035年的地球:全球人口總數在七十億左右)。而這僅僅是一係列災難的開始。
一方麵,海嘯並非一次既停的,而是連續不斷地反複衝擊數次才漸漸平息,而由於彗星撞擊導致的巨大熱量則使得南北級冰川加速消融,海嘯平息後的海平麵較之前足足上升了幾十米。
另一方麵,隨著撞擊形成的巨大煙塵逐漸覆蓋全球上空,太陽被厚重的煙塵遮擋,地麵上的氣溫迅速下降,人類進入漫長的寒冬。而煙塵籠罩全球長達七年之久,之後又過了十來年才終於讓空氣再次澄清,通透起來。
幸免遇於海嘯荼毒的地區全部是高海拔、幹旱、低溫地區,這些地區人口少,耕地也少。
隨之帶來的就是嚴重的糧食問題。雖然災難過後全球幸存的人口不足四億。其中還包含了世界各國在最後二十四小時內緊急轉運到上述高海拔地區的各國政要、富豪以及最精銳的軍事力量、全球各個領域的專家權威等。在經過全球最高端的科技人才們發揮集體智慧,勵精竭力在最短時間內也很難緩解這個終極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