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方法庫是地方財政管理信息係統中一個重要的工具方法庫。在我國,財政收入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變量。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中,財政管理麵臨著重大的機遇與挑戰,增強預見性顯得越來越重要。在財政部門中,財政預算的編製、財政計劃的製訂、財政資金的管理控製都是時間耗費和工作量很大的工作。這些工作均需要作大量的經濟預測工作,獲取預測數據。預測方法庫在這些工作中將發揮重要的功能作用。
構建預測方法庫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選擇適宜地方財政部門使用的經濟預測方法;按各被選的預測方法,建立預測模型;為各種預測模型編製計算機軟件和使用說明。其中,預測方法的選擇是最為重要的工作。我們知道,在國內外經濟管理實踐中,已產生了多種多樣的經濟預測方法。構建預測方法庫,必須要探索宏觀經濟增長的內在規律性,總結宏觀經濟預測的曆史經驗,深入了解財政部門所麵臨的業務問題,在此基礎上選擇多種適用的預測方法,經過綜合比較,確定列入預測方法庫的預測方法。
在選擇預測方法時,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均應加以考慮,使兩者之間相互補充。在財政管理信息係統的預測方法庫中,可考慮使用以下一些常用的預測方法。
(1)專家會議法。
專家會議法,是指采用開調查會議的方式,向與會人員獲取預測信息、預測未來的一種直觀預測方法。采用這種方法,需依靠許多專家或專家集體,廣泛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參與預測,以消除個別專家的局限性和片麵性。專家評估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評估,其預測結果具有數理統計特征。這種方法在缺乏足夠統計數據和原始資料的情況下,可獲得較好的預測結果和有價值的信息。
(2)特爾斐法。
特爾斐法是采用調查表的形式,以匿名方式,通過幾輪函詢征求專家門對預測或決策問題的意見。對專家們每一輪的意見都作整理,並函寄給各位專家,供他們分析判斷,提出新的見解。如此反複多次,直到專家們的意見趨於一致或多數專家不再修改自己的意見為止。特爾斐法是一種定性分析和定量方法相結合的方法,能夠對預測對象在未來發展中的各種可能和期待出現的前景做出概率估計,為決策者提供多方案選擇的可能性,已成為目前廣泛使用的預測方法之一。
(3)趨勢判斷法。
趨勢判斷,就是憑專家的主觀經驗對預測目標的發展趨勢做出判斷。采用該方法,可通過問卷調查,由若幹專家或專業人士給出具有統計意義的大趨勢判斷。
(4)相互關係法。
該方法根據不同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依存關係,如財政收入與國民生產總值的關係進行經濟預測。
(5)比例法。
比例法,又稱為比重法,根據樣本期數據與未知樣本區的比例關係,推算預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