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中國曆史長河中,絕大多數時間處於人治狀態,曆代王朝都是人治天下。人治社會最典型的特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鉤心鬥角,要想在這樣的社會中脫穎而出並有所成就,高超的為人處世技巧就成了必備的技能。張居正憑借高超的處世技巧,在危機四伏的朝廷裏始終能做到保全其身並不斷獲得升遷,最終從一介平民子弟成長為留名青史的救世宰相,成為人們爭相學習的榜樣。
在一係列風雲人物當中,所有成功的能臣誌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都善於鉤心鬥角,個個都是為人處世的高手。在無數的古代能臣誌士當中,能被今人津津樂道、經常提起的已經為數不多,張居正無疑是他們當中比較幸運的一位。雖然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每到關鍵時候,人們總會重新解讀他,以他為切入點,對整個中國古代曆史進行探討和追尋,以獲得對現代人的激勵和啟示。
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烽火歲月,朱東潤老先生奮筆疾書,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在顛沛流離中寫出了皇皇巨著《張居正大傳》。這本書不僅激起了當時人們的救國熱情,而且隨著曆史的沉澱,已經成為傳記文學作品中的經典讀本。後來,又有熊召政近幾年推出的長篇小說《張居正》,該書不僅獲得茅盾文學獎,而且被改編成電視劇。
近年來,電視、網絡以及傳統的紙質媒體又有眾多關於張居正的作品相繼問世,掀起了一股“張居正熱”。張居正到底有什麼能耐,為什麼人們對他有那麼大的興趣?
從一介平民子弟到一代救世宰相,張居正沒有王安石的出眾文采,也沒有王莽的外戚地位,但他卻比前兩位更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曆代改革中,第一次獲得成功。梁啟超說,中國曆史上隻有一位臣子,那就是張居正。這足以說明張居正在整個古代曆史中的重要影響。
他推行的一條鞭法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將稅賦折成銀錢征收,並將眾稅合一,取消了人頭稅,完全按地畝征稅。這極大地解放了被土地束縛的農民,擴大了人們的自由,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他主持邊防,鞏固了北京的防衛,開通了與蒙古舊部封貢互市的和平邊疆局勢。既不用和親,也不用稱臣,而是用平等的姿態,以互市貿易的方式解決邊疆爭端,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實踐了平等互利的外交原則……
他強調務實,反對空談,四處封閉書院。這使中國古代曆史悠久的書院文化受到巨大的摧殘,對中國文化的現代化進程帶來巨大的阻力,這是他最大的汙點,也是他最大的無奈。同樣的問題在今天都還沒有解決,我們又豈能苛求古人?
處在一個承前啟後的時代,張居正卻並沒有發揮承前啟後的作用,致使大明王朝在人類曆史進入最關鍵的工業革命時代時衰落,被清朝取而代之並延續了封建統治,讓中國曆史的車輪放緩了將近200年。對於新的經濟條件下的近代思想和製度,張居正無疑是一個十足的屠夫。
但是,麵對舊有的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人治社會及其體製,張居正又是一個悲情的替罪羊,是和眾多有才幹的人一樣的犧牲品。這正是在曆史上人們對他褒貶不一的原因。在平穩的時候人們醜化他,在危機的時候人們又去崇拜他。
麵對遙不可及的權力,張居正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內閣首輔地位,並逐步操縱朝政大權,進行自己的改革的?官場上的張居正又是怎樣明哲保身、左右逢源,一步步獲得權臣的信任,並不斷獲得提拔的?他有哪些官場處世技巧?他是如何隱忍不發的?他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他的為人處世技巧在現代生活中有哪些具體的事例?本書將為您娓娓道來,一一解答。
本書一改普通傳記類作品的同質化風格,拋棄了對資料的陳列堆積的古板模式,也沒有做過多的“戲化”,以細膩的文筆和現代人的視角,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增強了實用性和可讀性,為您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人物形象。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共七章,以敘述為主,詳盡生動地進述了主人公的成長經曆和主要事跡;下篇共二十二章,在主人公的具體事例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著重分析和描述了一些經典的為人處世技巧,引入了現代生活、工作中的實際事例,與主人公的事跡形成了對照和呼應。這不僅有助於讀者更深刻地了解主人公,而且還可以在感歎曆史、品味曆史人物之後獲得比較實用的啟示。
相信本書會給您帶來一次愉快而又收獲頗豐的閱讀體驗,不僅讓您對張居正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能學到一些極為實用的為人處世技巧。您會發現它更有趣、更實用……
編 者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