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文正再次翻開了自己的麵板,那介於時間與空氣的透明浮屏靜靜地躺在那裏,正等待著祂的主人細細審閱一番。
火紅色的「紅塵劫體」和桃紅色的「桃花緣命」讓他皮跳肉不跳,臉紅心不紅的,但是在漆黑的臥室裏卻顯得十分紮眼和詭秘……
不過下方的兩行小字——「同命」和「同分異構體」卻又是那麼讓人討喜,那幽異中充滿高挑的藍綠色就好像補色一般讓人感受仿佛身處星宿海草原的夜幕下。
能夠在白板境界中品味出人生感悟的,也隻有這個傲嬌的少年了……
一夜無話。
僅僅因為純善的體質,每三個地球周天,他就會遇一小劫,每十八個地球周天,他就會遇一中劫,每九十個地球周天,他就會遇一大劫。
不過借由爛漫的天命,第一個前中紀元,都會有一位天命女主為他擋劫,第二個後中紀元,天命女主與他相互扶持救贖,第三個末中紀元,就是兩人將訣未決的遺憾。
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就會如同九曲十八彎池底的「三日懸黃」一般,可以映照出一帶弱水深邃的「三星鸞動」須臾。
隨著初生的太陽撕裂舊日的薄暮,無人問津的太陰叩問參禪的木魚。
太史文正的麵板凝實成黑色的曜石,劃過燧石的刀鋒,彌散著烏黑的邊角料。
隻有在陰陽交接的間隙,「無字天書」的「因果編輯」才會向凡人展示其真正的「天地沉浮」。
說白了,就是在每天的卯時二刻,太史文正才有機會將昨天獲得的經驗點數加在自己的「周身充能」和「衡天精通」上。
隨之而來的便是無聲的「胳肌律動」和無神的「心竅潮湧」……
人們一再以為這是上天在庇佑著自身的「精魂」與「氣魄」,必須有所給養,方可平複這放浪形骸的乞活。
身負白板之名,形者柱黑擎天。
既然無法改變周遭環境,奈何苦覓事物麵貌無端,那就自蓋琉璃瓦,獨居琺琅扉。
常人做事無非兩者,記錄工作日誌,描摹生活願景,而應笑憐直接編輯因果報應,無字天書自產天地沉浮。
在大家看來,這似乎無關痛癢,不論生死,但是與人生息息相關。
太史文正頗具文采,寫下手書,在旁注解:“世事不順身意,是非不遂天願,何不壓注情理,自譜自傳綱常。”
可惜應笑憐再添一筆:“經驗盤複周身,知情不亂衡天。”
太史文正隻能提點其機,斧正可心:“與其踽踽獨行,披星戴月;不如舍身取義,眾望所歸。”
瓊枝桃這時隻消蹦蹦跳跳,在他身邊翹首以盼,輕聲質詢道:“你是如何完成浩如煙海的書庫整理工程的?”
“這不是還有你嗎?這樣就足夠了!”太史文正也是回憶起往昔的種種,“你這個人比我擁有得朋友更多,那就是你一世的天性語言和知性生命的一生。從未改變,從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