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崔玨生在紅旗下,對史書上的描寫隻能想個大概,現如今真正看見這幅畫麵,內心還是很悲傷。
崔遜的治理其實不算差,但終歸照顧不到所有人。
到了郡守府,門外隻有兩人站崗。
“崔公子。”
兩人見了崔玨,恭敬的行禮。
崔玨的名聲還是很好的,從不欺壓百姓,時常還搭建粥棚,接濟窮苦人。
得益於崔遜的宣傳,在冀州範圍內小有名氣。
“二位辛苦了,父親可在府中?”
“回公子,大人正在府中。”
“多謝二位。”
抱了個拳,崔玨將馬匹交於二人,走進府衙。
崔遜正在觀看下麵縣丞交上來的折子。
“父親。”
“哦?玨兒來了,這大冷天的。”
崔遜很喜歡這個小兒子,雖說崔琰才是長子,但是從小較為愚鈍。
倒是崔玨機敏能幹,而且為人寬厚,深得喜愛。
“有些想法,想和父親說一下。”
“好,坐下說。”
崔玨坐到一邊,衙役則是馬上端來一盆碳火。
“如今已是冬季,我清河郡雖錢糧充足,可軍隊人員較少。”
“錢多人少,無異於三歲孩童抱著金磚走在街上,極易引起匪盜搶奪。”
“孩兒欲招募一些鄉勇,訓練成兵,以保鄰裏安危。”
雖說私募鄉兵,可是砍頭的活,但是在世家這裏不算什麼,崔家自己就有五十私兵。
不是說多了養不起,隻是黃巾起義還沒開始,大家都不敢大肆募兵,差不多就行。
“吾兒有此為民之誌,為父必定竭力幫扶。”
“去找你母親,先拿上十萬錢,招募一些鄉勇,切記,動靜不可太大。”
“孩兒明白。”
十萬錢,也就是五銖錢,算是華夏曆史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貨幣。
現在是東漢末年,天災人禍,物價有所提高,二十枚五銖錢,大概能賣一斤大米。
(因為實在找不到三國貨幣換算,這裏作者統一用接下來的數據,單位也會用斤兩。)
(貨幣太過複雜,所以本文不按曆史取,就取一金=二十銀=一萬錢。)
十萬錢,也就是十斤黃金,這已經可以買大量的食物了。
至於兵器,崔家有自己的鐵匠,可以進行打造。
“對了父親,孩兒今晚有些話想和您說。”
崔遜看了崔玨一眼,點了點頭。
“去吧,晚上我們再聊。”
回到家後,崔玨立馬叫來家中的管家,李康。
“你去附近傳出消息,就說我欲招募鄉勇,討匪盜之禍,招募二十到三十歲的精壯男子。”
“要是有願意的,明日亥時來崔府報名。”
“是。”
李康接到命令立馬派出下人進行宣傳。
看著李康離開,崔玨走到後院。
“娘。”
“玨兒來了,快坐。”
崔玨的母親趙媛已經四十三歲了,她在十四歲的時候嫁給崔遜。
一年後生下了崔琰,隻是當時年齡太小,傷了元氣,緩了十多年,才生下崔玨。
“玨兒過來,有什麼事嗎?”
崔玨將招募鄉勇,要錢的事給說了一遍。
聽完後,趙媛也是連連點頭。
“吾兒此舉甚好,來,這是十萬錢,不夠了再給母親說。”
“多謝母親支持。”
拿到錢後,崔玨馬上讓下人購買糧食。
雖說崔家的存糧還有很多,但是真正開始練兵起來 消耗非常大。
處理完事,崔玨立馬去書房看書,畢竟還有係統任務。
也多虧了生在世家,要不然自己連書都沒得讀。
現在所有的知識書籍都被世家壟斷,窮苦人家的孩子基本沒有出頭之日。
“任重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