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傳奇人物保羅(1)(1 / 2)

第一節 生平概況

基督教使徒保羅(公元3年—公元67年),原名掃羅,猶太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保羅出生在基列家的大數,在大數長大,擁有合法的羅馬公民身份。他自幼在迦瑪列門下,按著祖輩嚴謹的律法受教,熱心服侍上帝,是個好法利賽人。當基督教運動蓬勃發展之時,保羅意識到這會極大地危及猶太教,因此,他開始毫不留情地迫害基督教徒,“直到死地,無論男女都鎖拿下監。”保羅對基督教的迫害達到狂熱的地步,他親自麵見大祭司求文書發給大馬士革的各教會:隻要找到基督徒,都準他捆到耶路撒冷。獲批後,保羅便立即趕往大馬士革,在途中主耶穌親自向保羅顯現。從這一刻開始,保羅的生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他完全相信主耶穌基督是救世主彌賽亞。於是,他由一個最激烈逼迫基督徒的狂人變成一位肯為基督赴湯蹈火的宣教士。

信仰之路的艱難伴隨了保羅以後的歲月。

保羅初信,大多基督徒很難相信這樣一個迫害者會接受救恩,所以都敬而遠之。惟有巴拿巴熱心接待他,並帶他到安提阿教會去一同為主作見證。此後,保羅和他的同工們受到教會的差派,開始了為期數年的三次布道旅程。

三次布道旅程可謂困難重重,曆盡艱險。然而,保羅不僅成功地把福音帶到了所有他經過的地方,並且在那裏都建立了教會,更重要的是他將耶穌的福音傳給了外邦人。也正是因為傳給外邦人的福音惹怒了猶太人,他們便以“糟蹋我們的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之罪名將保羅抓起來審訊他。保羅卻要求向上級法院申訴要為自己辯護,實際是趁此機會去羅馬布道。雖然路途漫長而凶險,但保羅卻信心堅定,終於在曆經千難萬險後平安到達羅馬。在自己被軟禁的房子裏,保羅每天接待來見他的人,放膽傳講神的王國。

公元64年,暴君尼祿縱火焚燒羅馬城,大火連燒了七天,數千人喪生。尼祿嫁禍於基督徒,說火是基督徒放的,後來又指控他們“仇視人類”,下令迫害基督徒。不久,保羅犧牲,為主殉道。

第二節 孩童時代

在地中海東岸不遠的地方,在富庶肥沃平原中坐落著一座美麗的城市——大數城。它是一個集商業、宗教、文化的中心城市。平原北方聳立著終年積雪的托魯斯(Taurus)山脈,其溶雪源源供應流經大數城的西德奴斯(Cydnus)河,並使其水量充沛。西德奴斯河的下遊注入大海。在該河流通行的大商船,將東、西方的財富運抵夾岸林立的碼頭,商人們借此用船上貨物換購此地盛產的羊毛。此外,大數城也是從地中海通往中亞、小亞西亞之弗呂家、加帕多的必經之地。

大約在公元4年,耶穌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在大數城的猶太人集中地區,有一個嬰兒誕生了。這個嬰兒特殊的一生,將使大數揚名後世。在接受割禮時,這孩子獲得雙重的命名,家人叫他掃羅,在官方和學術上,他的正式名字則是保羅。

生長於大城市的保羅,身上散發著城市人的那種氣息。他與耶穌的成長環境不同。耶穌生活在高地的小村落,整天在山野中玩耍,這使他喜歡上了農村的生活。傳道也經常出入山野之中,以至於經常引喻大自然的法則來傳道。保羅生長在繁華的都市,每天看到的盡是熙熙攘攘的街道、熱鬧的市集,接觸的人也盡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學者、遊客。在耳濡目染之下,這位少年無形中形成了寬廣包容的性格,擅長於從各方麵去透視解析人生,也深入了解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人士的思想與生活習慣。對他而言,凡涉及人生的事都不陌生也不奇怪。他熱愛都市生活的喧囂,也喜歡從其動態的生趣裏擷取人生的比喻。

他具有希伯來血統,父母雙方的譜係都是純粹的希伯來人。他的父親應當是個有地位的貴人,否則不可能取得人人羨慕的羅馬公民權。雖然他不住在巴勒斯丁,卻沒有變成希臘化的猶太人,而和住在聖城的希伯來人一樣正統。也許他是個十分嚴厲的父親,否則他兒子日後不會想到要提醒作父親的不可惹孩子生氣,以免他們喪失了誌氣。保羅的母親雖名不見經傳,但必然也和塞繆爾、施洗約翰、耶穌的母親一樣賢淑慈柔、教子有方。她也許在保羅幼年即過世,否則他不會對好友的母親那麼敬愛,稱她為自己的母親。

在家中,他們常用的語言可能是希伯來語,否則保羅不會對希伯來文《聖經》(亦稱:《新約全書》或新約《聖經》)那麼熟悉,甚至常常引經據典,多方闡釋。在通往大馬士革的路上保羅所見的異象裏,耶穌也是用希伯來語對他說話。後來在耶路撒冷營樓的台階上,保羅也是用希伯來語向群眾作見證。對他而言,耶路撒冷比雅典或羅馬更美麗;亞伯拉罕、戴維、以賽亞比伊裏亞德裏的英雄更偉大崇高。想到自己屬於被挑選的族裔,他的脈搏就興奮地悸動。不管別人在他跟前誇耀多高貴的出身與財富,他都覺得自己的祖先更高貴,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在他那一支派,曾產生以色列的第一位君王掃羅,而自己的小名就是根據掃羅王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