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轉身的刹那,一場黃粱的夢醒。一名民國女子的身影安靜在塵世滄桑之中,縱然不言不語,已然令人驚覺成詩。

上帝賦予的生命並沒有固定的軌跡。在那個動蕩又浮華的年代,一個殘缺的家庭,一場迷途的愛情,一次炮火的洗禮,一段遠渡重洋的漂泊,她用一雙看透世事的眼睛,用敏感的心和冷靜的文字書寫出一個時代的翰墨傳奇。

她世俗。因為她“不知道錢的壞處,隻知道錢的好處”。世事沉浮,幾多無常。時光就像一次花開花落的輪回,也似一首歌的開始和結束,或者是一個女孩從美夢中突然醒來,發現現實的無情與殘酷。那個落魄家族留給她的回憶,就像牆角被青苔侵蝕的老舊照片,初想起是刹那的酸甜,然後是綿綿無止境的痛,以及不得不麵臨窘迫生活的現實。

她真誠。她說“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即使那個人來了又走,讓她的愛千瘡百孔,讓她低到塵埃,她仍說:“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才會失望。因為有愛,才會有期待,所以縱使失望,也是一種幸福,雖然這種幸福有點痛。”她告訴人們,為愛盛放過的玫瑰,即使凋零也美得動人心魄。

她站在浮塵往事的另一邊,無視世間的繁華與喧囂,冷眼洞穿塵世蒼涼和人生悲苦。一個女子的幾十年的歲月,糾纏牽連種種,如同盛宴必散,她是璀璨奪目的星,卻也在愛情的戰爭中慘然落幕。

等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再次翻開那本講述她的紙箋,即使命運將它裝訂得拙劣,也是一本值得細細品鑒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