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鼻出血又稱鼻衄,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為單側,亦可為雙側;可間歇反複出血,亦可持續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複出血則可導致貧血。
對症穴位:迎香穴、孔最穴、上巨虛穴、下巨虛穴。
按壓孔最穴。
快速取穴:在前臂掌麵橈側,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
取穴原理:具有清熱止血,潤肺理氣的功用,可用於治療天氣幹燥引起的鼻出血。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壓孔最穴2~3分鍾,以略感酸痛為度。
按揉迎香穴。
快速取穴:位於人體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間。
取穴原理:對治療鼻出血有較好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兩隻手的示指指腹按住迎香穴,由內而外轉36圈。
按壓下巨虛穴。
快速取穴:找到上巨虛穴再向下3寸,即為下巨虛穴。
取穴原理:可用於治療外力碰撞引起的鼻黏膜毛細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示指指腹垂直用力按壓下巨虛穴2——3分鍾,以有酸痛感為度。
按壓上巨虛穴。
快速取穴:正坐,屈膝90°,手心對髕骨,手指朝向下,無名指指端處向下量3寸即是上巨虛穴。
取穴原理:有引導人體氣血下行的作用,可減輕鼻腔出血部位的壓力。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示指指腹垂直用力按壓上巨虛穴3秒鍾後放鬆,重複操作10次,以有酸痛感為度。
生活調理方。
發現鼻出血時,應采取坐位或半臥位,頭稍向前傾,用盆或碗接鼻血,使患者精神放鬆。
鼻子剛出血時,或出血之後可在患者的額部和頸部進行冷敷,用於冷敷的毛巾要每2分鍾浸冷水1次。
患者應多食蔬菜、水果,禁食性熱的食物,如羊肉、蔥、薑等。
培養患者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用手挖鼻孔,不做有危險的遊戲,防止鼻子碰傷等。
氣候幹燥的秋冬季節要多喝水。
中暑。
中暑是指在暑熱天氣、濕度大和無風的環境條件下,表現以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減退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為特征的疾病。中暑的症狀有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動作不協調,嚴重者會出現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對症穴位:少衝穴、人中穴。
掐壓人中穴。
快速取穴:位於上嘴唇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一交界處。
取穴原理:具有開竅醒神,疏風清熱的作用,為急救昏厥要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尖掐壓人中穴,每分鍾掐壓20——40次。
揉捏少衝穴。
快速取穴:位於左右手部,小指指甲下緣,靠無名指側的邊緣上。
取穴原理:有清熱息風、醒神開竅的功能,可緩解中暑症狀。
按摩方法:用右手大拇指和示指輕輕夾住左手小拇指指甲兩側的凹陷處,以垂直方式輕輕揉捏1——2分鍾,然後再揉捏右手少衝穴。
昏厥。
昏厥是一種突發性、短暫性、一過性的意識喪失而昏倒,係因一時性,廣泛性腦缺血、缺氧引起,並在短時間內自然恢複。引起昏厥的原因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恐懼、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排尿、顱內外腦血管病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