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繼承光榮傳統,弘揚崇高精神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發展的各個時期,華夏大地湧現出無數感動中國的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道德模範。
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人民信訪員張雲泉;
不離不棄,用真情和熱淚喚醒植物人丈夫的警嫂羅映珍;
具有一團火服務精神的售貨員張秉貴;
海內外為之景仰的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寧可髒一人,換來萬家淨的時傳祥;
趕超世界一流、為中國工人爭光的金牌工人許振超……
他們無比高尚又觸手可及,這些道德情操在每個華夏兒女心中永久激蕩。他們是中華民族精神氣質、道德風範的突出代表,是我們國家彌足珍貴的精神珍寶。
無論是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塑造的上甘嶺精神,還是在改革開放時期凝聚成的中國女排精神,都能讓人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團結起來所迸發出的偉大力量;無論是甘於奉獻的鄧稼先,還是勇於挑戰的楊利偉,都能讓人深刻感受到堅持真理、堅持理想的光芒;無論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鐵人精神,還是永遠自強的孟泰精神,都能讓人深刻感受到敢於勝利的精神高度;無論是一心要為人民治好沙丘的好書記焦裕祿,還是立誌帶領鄉親脫貧的王樂義,都能讓人深刻感受到服務人民的強大道德支撐。盡管他們所處的年代不同,但他們共同為祖國構築了一座永久的“精神大廈”。
無論是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還是對真理和理想的執著追求;無論是敢於勝利,還是開拓創新;無論是淡泊名利,還是樂於奉獻,這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繼承是為了更好地弘揚,繼承光榮傳統,弘揚崇高精神。他們就像一盞永不熄滅的航燈,引領華夏兒女昂首前行,闊步前進。在他們的精神激勵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中,必將湧現出越來越多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