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第一期:與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場最悲觀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心灰意冷,即使市場出現好消息也無動於衷,很多人開始不計成本地拋出所有的股票。有遠見的投資者則通過對各類經濟指標和形勢的分析,預期市場情況即將發生變化,開始逐步選擇優質股買人。市場成交逐漸出現微量回升,經過一段時間後,許多股票已從盲目拋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資者手中。市場在回升過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點都比上一次高,於是吸引新的投資人入市,整個市場交投開始活躍。這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業績開始好轉,贏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人們入市的興趣。
牛市第二期:這時市況雖然明顯好轉,但熊市的慘跌使投資者心有餘悸。市場出現一種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麵,但總的來說大市基調良好,股價力圖上升。這段時間可維持數月甚至超過一年,主要視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擊的嚴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後,股市成交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入市場。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會使投資人退出市場,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市場情緒高漲,充滿樂觀氣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聞也不斷傳出,例如贏利倍增、收購合並等。上市公司也趁機大舉集資,或送紅股或將股票拆細,以吸引中小投資者。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即使出現壞消息也會被作為投機熱點炒作,變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門股股價均大幅度上漲,而一些穩健的優質股則反而被漠視。同時,炒股熱浪席卷社會各個角落,各行各業、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軍。當這種情況達到某個極點時,市場就會出現轉折。
如果牛市結束,怎麼辦
一般人都會問,如果牛市結束了,怎麼辦?
炒股的訣竅便是在牛市中全力投入,在牛市結束或接近結束的時候賣掉你的所有股票。如果大市不好,你最好什麼也別買,有疑問的時候離場。資金總是在贏利機會最大的時候才留在場內。
一個大走勢,頭和尾都很難抓到,炒手們應學習怎樣抓中間的一截,能抓到波幅的70%就算不錯了。
牛市通常是大家在股市中攫取利潤的好時候,當然,如果我們可以在牛市第一期買入股份,而持有至牛市第三期方出售,將可獲取可觀利潤;不過事實證明,一般人要如此冷靜,是幾乎接近不可能;因為過程當中,我們的情緒(貪婪與恐懼)、資金的周轉、群眾力量等因素都會左右我們的決定。而在股市運行的一刻,身處其中的投資者,實在難以實時界定自己身處的環境是在牛市或熊市的所在期間,而往往在事後,方可推斷當時的最佳投資策略;不過如果我們熟知牛市的習性,在第一期市可率先吸納優質股份,或在第二期時耐心持有股份,令贏利擴大,甚至是在第三期趁高沽貨離場,避免熊市來到時的損失,都將會大大提高我們的投資回報。
多頭市場基本的投資策略是持股。隻要沒有確認市勢已脫離市場多頭狀態,就不要拋出股票。並且每一次回落都是寶貴的買入機會,上升就不必去管它。不要以為股價升了很多就可以拋掉股票。在一次真正的強勢中股價升了可以再升。以至於升到你不敢相信的程度。如果在升勢的中間拋出有一些獲利的股票,除非你不再買入或者換股,一般來說都會截掉一段你的應得利潤。從本質上說,在整個多頭行情的上升過程中,這種在中間拋掉股票之後又不得不用高一點的成本補回的錯誤操作是上升行情的重要推動力。
一般來說,牛市是不會結束的,當我們看到的表麵上的牛市結束了的時候,也可能正是另一個牛市的到來時期。所以在股票市場中,千萬不要急躁。有時候沉下來看看股市的行情對你更有好處。
控製風險:投入多少資金
風險源自不確定性,在外彙市場,風險不可避免,但卻可以控製。我們同樣能在彙市大獲其利,生存以至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