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沃倫·巴菲特——股票王者(1)(1 / 3)

財富人生

沃倫·巴菲特毫無疑問是偉大的。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股市投資奇才,從100美元起家到獲利429億美元財富的投資神話被世界傳誦,而他本人也被譽為“當代最成功的投資者”。

與眾多的投資大亨不同,巴菲特是一個純粹的投資者,僅僅從事股票和企業投資,就是這樣一個特別的人,在幾十年中迅速積累財富,最終成為20世紀世界第二大富豪,擁有的財富總額僅次於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1930年8月30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受家中商業氛圍的熏陶,兒時的巴菲特就顯示出不凡的投資意識,他五歲時就幹起了資金調撥的活兒,他在家中擺地攤向鄰居及路人兜售口香糖。6歲時,可愛的巴菲特竟做起了零售生意。他經常花兩角五分錢買6個罐裝的可樂,然後以每罐5分錢的價格兜售給同學或是夥伴,從中淨賺5分錢。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上中學後智慧的巴菲特,除利用課餘做報童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遊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板們,掙取外快。

中國有句古話叫:“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而巴菲特的投資才華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顯現,1931年,商業頭腦伶俐的巴菲特在同齡人還徜徉於無知貪玩的少年夢中之時便已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支股票。1947年,巴菲特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大學財務和商業管理專業,兩年後考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金融專業,師從著名投資學理論家證券分析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授給巴菲特豐富的投資知識和訣竅。天才的巴菲特如魚得水,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1951年,巴菲特以罕見的最高A+的成績順利畢業。

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鄉,年少氣盛的他宣布自己要在30歲賺到100萬美元,“如果實現不了這個目標,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建築物上跳下去!”他向全世界宣誓。隨後巴菲特籌集了大約10萬美元(其中有他自己的100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

當了老板的巴菲特整天躲在奧馬哈的家中,收集和整理各種資料,然後分析資料,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升。這正是格雷厄姆教給他的秘訣。幾個月後,這些遠遠低於其營運資本的股票果然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巴菲特對恩師格雷厄姆無限感激。就是那位偉大的投資家和他的理論讓初出江湖的巴菲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擁有了五家合夥人公司。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從100美元到100萬,各位,僅僅六年時間。他順利地兌現了自己的諾言。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曆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

巴菲特從中賺取的金錢已經不計其數。“我們的投資方式隻是與我們的個性及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相適應”(巴菲特語),依靠自己獨特的投資策略,巴菲特創造了巨額財富,1965年到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

1993年巴菲特本人曾一度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1997年他淨資產達到210億美元。2000年網絡股大行其道的時候,巴菲特仍堅守自己的投資原則,不跟風買進,網絡泡沫破滅後,其他投資者損失慘重,巴菲特卻從地毯、油漆等投資方式隻是與我們的個性及想要的生活方式相適應行業獲利。

今年76歲的巴菲特通過他卓越的投資技巧和智慧的頭腦成為世人追捧的對象。憑借其個人的社會威望和影響力,巴菲特從2000年起開始拍賣“巴菲特午餐約會”,並將拍賣所得的資金捐贈給舊金山的非營利組織格萊德基金會,用以資助窮困者和無家可歸者。在2006年的拍賣中,中國創業家段永平以620100美元的高價中標,獲得與“股神”共進午餐的機會。

盡管,在股市中有人跌破了頭,罵它,詛咒它;也有人在股海收獲頗豐,成為贏家,愛上股票。但巴菲特清楚地知道,無論世外風雲變換幾何,自己的一顆心永遠隻對股票情有獨鍾,仿佛天生一般。

巴菲特猶如一個冰上舞者,在世紀舞台上跳著絢爛的華爾茲。

投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