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劉曄的上中下三策(1 / 2)

見到高順,袁喜便報告了惑縣之行的見聞。

“什麼?”

高順目瞪口呆:原本以為那周暉是士族,但作為周瑜的同宗,可能就是高傲一點,對普通百姓輕視一點,過得奢侈一點。

但怎麼就沒想到,他完全就是一個變態,一個魔鬼啊!

本來隻是不想用他,但如今看來,殺了他都覺得便宜他了。

可是,周暉終究是士族,殺了他會過早暴露自己想對付士族的心思。

暴露又如何!

高順也不免覺得自己太過於小心翼翼了:對付這樣子的一個惡魔還要這樣子瞻前顧後,又如何能成大事。

細想一下,高順便將劉曄叫來,讓袁喜將關於周暉的事情再說了一遍。

“什麼?”劉曄同樣目瞪口呆:“我隻知他出身名門,又是名士,不想他竟是如此惡魔,既是如此……再重新選一個有德有才之人為廬江太守便是。”

高順問:“子揚以為該如何處置周暉?”

劉曄不覺回看了一下高順,遲疑了一會之後才說道:“當!殺!”

高順沉默不語:劉曄是何許人,他自然是看得出來我想殺周暉的。

但此時劉曄的冷酷卻也讓高順稍微冷靜下來:周暉確實該死,殺是可以殺的,但怎麼殺才能有最小的影響。

高順:“當如何殺之?”

洞察人性的劉曄已然看出來高順並不想擔殺死周暉的惡名:的確,如果有最優選便不必打胡來。

細想了一會,劉曄終於說道:“吾有三計可行,可供將軍選擇。”

高順:“哪三計?”

“其一,命人調查周暉魚肉百姓,橫行鄉裏的罪證,依袁侍衛適才所言,當不難找其罪證,如此可以律法殺之,其二,那周暉既命袁侍衛前去調查賊匪,可令袁侍衛前去彙報,就說他查到了,周暉既自恃甚高,又痛恨陳策,其或領兵前去剿匪,隻要高將軍到時候派人假扮土匪,以高將軍士兵之力,要殺之不難。其三,那周暉如此苛待百姓,其身邊定然有痛恨其之人,隻需買通其人,殺之便可。”

這三個計謀還真是都是行之有效啊!第一個有些中規中矩,但那才是正道。

第二第三個多少有些變數。

高順:“子揚以為,這三計哪條計才是最佳的?”

“第三計?”

高順倒疑惑:“為何?以律法殺之,不才是最不會留下話柄的嗎?”

“話柄?”劉曄疑惑道:“將軍以為會給誰留下話柄?”

“自然是天下百姓啊。”高順原本隻想這個,但見劉曄特別問,便補充道:“還有高官,士族子弟。”

劉曄:“天下普通百姓不會對此有怨言,至於高官與士族,隻要他不是壽終正寢,無論是以罪殺,或暗殺抑或以匪殺之,都會對此憤怒。”

高順似當頭棒喝,赫然想起一句話:兔死狐悲!

或者叫同道之誼!

早在想著對付士族的時候,高順想的是要不動聲色地殺,或者是用光明正大的理由殺,或者殺了卻不讓人覺得是針對士族,那樣子能夠盡可能晚的引起士族的反撲。

但卻沒有想到:士族維護他們的權益,根本就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橫行鄉裏,魚肉百姓固然是違反大漢律法的,但這就是士族認為的屬於他們的權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