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撤離(2 / 2)

這份海圖是從噬人族的船上繳獲的,製作的很粗糙,隻是大致標出了從噬人島區域的海路,而海蛇島則位於噬人島的西南角。

這也是為什麼要求楊天南行的原因——盡快脫離噬人族的勢力範圍。

以前的海蛇族是沒有長途航行的能力的,缺乏羅盤等基本航海器具的他們隻能在海蛇島的附近進行短途航行。

而如今,有了噬人族的“慷慨捐獻”,海蛇族終於能進行他們幾代前就已被迫終止的行為了。

所以,楊天他們離開時雖然心痛不舍,但是長途航行的興奮感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衝淡了這種背井離鄉的哀傷。

……

海蛇號在海風和巨龜的拉動下,破開白色的浪花,將一朵朵的銀色碎屑拋在身後,遠遠看去就像是潔白輕盈的雲彩般,如夢似幻。

若是在百年前,怕是又有無數的畫家、詩人為其稱頌讚美吧。

劉曄站在船頭的甲板上,微鹹的海風猶如大海的精靈將他的黑發調皮的撥弄,可惜的是,如今的劉曄沒有這種輕鬆明快的心情。

他伸手將額前亂飄的頭發粗魯的向後一捋,形成了一個標準的大反派的法式頭型,這種發型在百年前的香港電影裏常常能看到。

不知道為什麼,每當劉曄遇到難題的時候,他就會梳成這樣的發型,據他所說這種把前額全部露出的頭式可以讓自己的腦細胞與氧氣做更充分的接觸。

可是,劉曄忘記了,按照他這種邏輯,光頭的人豈不是最有智慧了?

如今不管這種做法有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總之,劉曄自以為管用的法子今天好像也失去了效用。

第十個狩獵日了,劉曄已經有八九分的把握肯定自己擺脫了噬人族的勢力範圍。但是在逃出生天的同時,又有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擺在了前麵,到現在為止,他們還沒有發現一個島嶼……

如果,再不找到一座島嶼,那麼在黑暗日來臨之際,他們無疑會成為海中生物的美味。

而且,食物和淡水的補給也迫在眉睫,由於船體的緣故,海蛇號最多隻能攜帶十天的補給,如今已經是第六天了,未雨綢繆——劉曄總是懂得這個道理的。

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曄即使現在把自己的頭發拔光,除了向上天乞求外,也無法想到什麼像樣的法子。

在劉曄那個科技文化極為繁榮的時代,人類都沒有征服大海,更何況現在的區區幾十人。

個人的力量同廣袤無邊的大海相比,總是微不足道的……

……

漫長又短暫的白晝過去了,傍晚的餘輝徐徐來臨,眾人知道這將是這個月最後的一次夕陽,而海蛇號卻仍舊沒有尋到棲身之所。

突然,劉曄好像看到什麼似的,疑惑的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再次朝遠方望去。

隻見,在海平麵的不遠處,一個巨大的黑影靜靜的漂浮在遠方。

“是座島嶼!”不知道是誰首先激動的喊了出來,海蛇號上的人們轟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