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初醒(二)(1 / 2)

1866年,奧地利學者G.J.孟德爾在他的豌豆雜交實驗論文中,用大寫字母A、B等代表顯性性狀如圓粒、子葉黃色等,用小寫字母a、b等代表隱性性狀如皺粒、子葉綠色等,從而總結出了在生物學界有深遠影響的孟德爾定律,其後在1909年丹麥學者W.L.約翰森首次提出了基因這一名詞,從此基因科學在餘後的近百年間獲得了科學家的重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基因,在人類的探索下,逐漸揭開了它神秘的麵紗。人們發現,基因首先有兩大特點:一是能忠實地複製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夠“突變”,突變絕大多數會導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變。非致病突變給自然選擇帶來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選擇中被選擇出最適合自然的個體。

科學家發現,所謂的非致病突變就是達爾文進化論裏的自然進化,物竟天擇,例如人類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由於非致病突變,才能從猿猴進化到如今的高等級生物。

而發現這一秘密的人類,由於其自身固有的劣根性,漸漸的萌生了想通過控製基因突變的方法來掌控人類自身的進化。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遭到了社會輿論的聲伐,而國際各國也紛紛發表聲明,禁止任何形式的基因異變實驗在本國實行。

但是,世界各國真的會認真遵守他們所簽發的這一聲明嗎?

或者說,妄想的種子一旦進入了由人類的貪婪組成的土壤,人類就真的能壓製住它的生長嗎?

何況,在國與國之間,政治這種東西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信用,否則也不會出現某國禁止歐美等國家出售高端科技,但是它自己卻又將此對其它國家大賣特賣的事情了。

國與國之間,除了永恒的利益外,什麼……也沒有。

在劉曄的那個年代,也不知道是哪一個國家首先偷偷開始,總之基本世界上凡是有此實力的國家都本著,憑麼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心態,建立了各自的實驗室,其中也包括劉曄的華夏國。

在接到要求參加軍方舉行的秘密實驗時,劉曄有過猶豫,但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隻是,劉曄自己都沒有想到,這次實驗竟然會成為他與那個文明世界的永別。

百年塵世,對無情無欲的天道,如白駒過隙,轉瞬而逝。

但是,相對於渺小的人類而言,卻足足相當於一個世界。

醒來後的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這個世界,麵對這個與生他養他的國度迥然不同的殘酷世界,他多麼奢望這隻是一個噩夢啊。

他很茫然……

所以,劉曄強迫自己忘記,但是看著在這個世界殘留下來的斑斑點點的文明痕跡,忘記又怎麼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他至少忘記了那個讓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罪魁禍首——那個該死的基因強化實驗,他心中曾經不止一次的幻想,讓自己同那個繁榮的文明一同滅亡。

可是,他做不到。

他能做到的就是——他以為他已經忘記了……

然而,實際呢……?

當腦中出現那奇怪的信息時,他就無奈的發現自己還是無法擺脫這個噩夢的糾纏。

既然無法擺脫,那就隻有麵對了。

“你是誰?”劉曄遲疑著在心中問了一句。

“九號實驗體,你好,我是您的生物電腦——夢龍九號。”劉曄腦中竟然真的有了回應,不過回應是那麼的生硬,不帶一絲感情。

“九號?……”劉曄皺著眉頭想起,自己蘇醒過來時,身邊的那個透明棺材依稀有個13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