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另一個開端(1 / 2)

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冬日,那天下午,我坐在煤爐旁,煤爐散發出的熱量讓我昏昏欲睡。屋外的天空潔淨、明朗,一束陽光從狹小的通風口落下,打在水泥地上。我從昏昏欲睡的狀態中驚醒,長久的注視著這一束光,無數的塵埃在光束中飄動。我輕輕的揮手,這些塵埃隨之散去,而後又聚合。這一刻,我忽然產生一種孤獨的情緒,從所未有的孤獨。

如果不是再一次的相似體驗,我絕不會記起這個平凡的下午。當記憶起來,才驚奇的發現,那時的一個不經意間的體驗竟然伴隨著我一路跌跌撞撞的走來,甚至,影響了我的生活。假如要倒回去尋找一個人生的原點,那麼我的原點毫無疑問是從那個奇跡般的下午開始的。是的,就這樣開始了,那天下午,我坐在煤爐旁,一束陽光讓我從昏昏欲睡中驚醒,然後一切便開始了。

在光的懷抱裏,故事誕生了。

在從車站回去的出租車上,她說,“終於又再見麵了。”我聽著收音機放出的音樂,看見她隱藏在陽光裏的輪廓,“確定不再穿著這身製服了?”她深深的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確定了,這是最後一次,從明天起開始另一種生活。”她隱藏在陽光裏的輪廓,我觸摸不到,卻給我溫暖的感覺,“希望你的決定是正確的。不過,說真的,你穿製服的樣子是很不錯。”她微微一笑,“不錯的女人,這是你對我的評價,我記得。”

紅色的磚牆上已經被雨水侵蝕出了歲月的痕跡,滄桑感油然而生。我們從鏽跡斑駁的鐵門走進去,圍欄上的薔薇花隻剩下了縱橫交錯的枝葉,幾隻麻雀在裏麵穿梭。“父母留下的房子,年代畢竟久遠了,看上去有些滄桑。”我和她走過一排排這樣老舊的房子,“所有的事物都有壽命,跟隨歲月老去不過是宿命的必然而已。”一個老人坐在椅子上安詳的曬著太陽,一隻小貓在她懷裏也是安詳的眯著眼睛,“啊,真難想象我老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又過著怎樣的一種生活。”也許是我們的腳步聲打擾到了她們的清夢,那老人和小貓同時微微的睜開眼睛,然後又慢慢合上,“會有你該有的樣子,也會有你該有的生活。不過,年輕的時候何必糾結老了的時候的問題呢,終歸是要到來的。”

“消失了的生活不會再有,但還沒消失的總會到來。”這是我在某一個夢裏的對白。不知為何,我總是在夢裏聽見不屬於我自己的聲音。他們說夢是通向無意識的最佳途徑,也有人說夢裏的世界才是永恒。但我更向往我所能確實的思想,更向往夢以外的世界。這似乎是一種罪惡。有什麼思想確實是值得確實的呢?而那夢以外的世界,難道又不是存在於另一個夢裏嗎?很多時候“存在”的“真實”,不過是我們的自欺欺人而已。

陽光從窗簾之間落在書桌上,書桌上放著川端康成的《雪國》,一小盆仙人掌放在書桌的左上角。她的房子沒有太多的裝飾,一切簡潔明快。我拿起《雪國》走到沙發上坐下,空氣中彌漫著一抹淡淡的幽香。她辭去了列車員的工作,也不知道她以後如何安生。不過這不是我可以考慮的問題,她一定有她自己的路。我翻開《雪國》,細細的品味著川端康成營造的另一個世界。她在廚房裏燒菜,我想,廚房便是女人的另一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