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也是有緣(葉永烈)(1 / 2)

二○○五年六月,我應美國箭牌公司和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之邀,從上海飛往甘肅,為西部孩子贈書。我也借此重遊絲綢之路,從咆哮而過蘭州的黃河,到巍然而立的嘉峪關明長城,直至茫茫戈壁灘上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當我回到上海,收到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王釗先生用E-mail發來的《最後的王族》電子稿,囑我作序。我一看,這部書稿正是來自甘肅蘭州。作者是“坐在蘭州南關十子房間的陽台上”,產生這部關於“靈淵王國新君王”的奇思異想……

“我仰頭四顧,發現自己已經身處在一座巨大的石洞裏,石洞的頂端有一條狹長的裂縫,微弱的光芒投射而入,山洞明暗交織,在高高豎直的石壁上雕刻而成一幅又一幅逼真的畫像……”讀罷付良舉先生的《最後的王族》,我仿佛回到莫高窟的石洞裏,漫步在那色彩斑斕的古代壁畫前。我猜想,作者的靈感,也許正是出自莫高窟中的那些年代久遠的壁畫。

讀了《最後的王族》,引發我的三點思索。

首先引起我思索的是《最後的王族》這部小說的定位。

《最後的王族》是幻想小說,這一點無疑。然而,幻想小說分為三大類,即科幻小說、魔幻小說和奇幻小說。《最後的王族》究竟是哪一類幻想小說呢?

科幻小說是人們所熟知的,其幻想是建立在科學之上。法國的凡爾納、英國的威爾斯、美國的阿西莫夫,便是世界科幻小說大師。

魔幻小說的幻想建立在魔法之上。魔幻小說借助於魔杖、魔戒、魔法、魔力、魔咒,變幻無窮,魔力無邊,充分施展魔幻的魅力。《哈利•;波特》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如果“對號入座”,《最後的王族》不是科幻小說,不是魔幻小說,而是屬於第三類幻想小說。

這第三類幻想小說,名稱最多,定義也最含糊,卻在當今中國最流行、最火爆。

這第三類幻想小說,最常見的名稱有三個:大幻想小說,玄幻小說,奇幻小說,通稱為“奇幻小說”。

“大幻想小說”一詞來自日本,以日本女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為代表。在安房直子的筆下,“那是一個奇幻的國度,一個精靈出沒的世界,那裏有狐狸的窗戶,那裏的樹枝上全都落滿了白色的鸚鵡,那裏聽得見女孩的靈魂在嚶嚶哭泣……”有人稱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說”是“當代聊齋”。

玄幻小說的代表作是《小兵傳奇》,它成為二○○四年度網上點擊率最高的小說之一。在二○○五年二月新華社上海分社所發電訊《葉永烈點評玄幻小說熱》中,我這麼說及:“玄幻小說是最近興起的,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強調一個‘玄’字,內容走得比魔幻小說更遠,從創作層麵講,玄幻小說作者比科幻小說作者創作更自由,不需要受科學依據的束縛,有更多的發揮空間。‘玄幻’熱值得慶幸。”

據我所知,“玄幻小說”一詞出自中國香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說,是一九八八年香港作家黃易的《月魔》。當時,香港的出版商送給我一本。黃易自稱,玄幻小說是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其實,黃易的玄幻小說與科學無關,而他所謂的“玄學”實際上是“玄想”。二○○四年十月,我在北京出席了“玄幻文學的中國市場”研討會,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一下子就推出二十種署名“火天車”的玄幻小說,玄幻小說之熱由此可見一斑。

奇幻小說的代表作當推郭敬明的《幻城》。十七歲的郭敬明在緊張的高三學習之餘,寫出了充滿奇幻色彩的長篇小說《幻城》,成為二○○三年中國的暢銷書。

在《幻城》裏,火族與冰族水火不相容,火焰之城與幻雪帝國之間進行聖戰。在幻雪帝國中,“人有著白色晶瑩的瞳仁,白色的長發,千年的壽命和如同夢魘般華麗的幻術”,在“關於聖戰的遙遠臆想中,摻雜著支離破碎的愛情。來自於天上的幻想,輕靈、浪漫、狂放不羈,引領著你開啟腦海中夢幻的神秘之門,讓想像力天馬行空地遨遊,思維的精靈在無極世界中遊走,所到之處,風光無限”。

我讀了付良舉先生的《最後的王族》,把這部作品毫無疑義地歸入奇幻小說的範疇。從《最後的王族》中,可以明顯看出《幻城》的影響。《幻城》寫的是火族與冰族的爭鬥,而《最後的王族》是寫靈淵王國中風族、雷族、冰族、火族這四大家族的曾經戰亂不斷,國王依仗神族那神明的意誌、強大的法力,統一了王國,結束了長久的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