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修仙的方法3(1 / 2)

第二步

坤宮乃人身中黃庭,中虛之竅,真氣發生之所。此一竅乃祖氣之宮,故曰坤宮。

坤乃承載萬物之謂也。實為產藥川源之處,陰陽交媾之所。

神守坤宮,要晝夜之間,時刻不離,元神下照,回光靜定,逆施造化,拔轉天關,大藥自此而生,金丹由是而結也。

坤宮之火,曰真人之火也。常以神照坤宮煆煉陰陽,精化為氣。專心致誌,於行住坐臥之間,皆可隨意守之,不可散亂。

日久而不見其功者,皆因心中雜亂。若煆煉之久,精得火煉,自然化為一氣。日久三響,震上泥丸,化為甘露,降下重樓,凝為一體,複歸坤位。

胚胎元氣,漸漸壯旺,神呼氣吸,自然含育,周流不息。氣脈以停而入靜定,大定之中,忽然而動,乃先天一氣發生。

自坤宮而來,如母戀子,自然感含,神變莫測。聽其自然,不可欲速,時至氣化,自然見其功效也。

天光者神光也。工夫久靜,神光照燭,靜則神靈,表裏透徹,發現於外色象不能礙,愛欲不能障,自然隔牆見物,預知前世矣。

天之輕清在上,地之重濁在下。時至氣化,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凝為地,二氣氤氳,化生萬物。

先天真陽與後天真陰,陰陽混一。忽然定中生動,造化自現,如天地一判,別立乾坤是也。

若有一物或明或隱,乃玄珠成象也。此玄珠似乎在外,閉目甚分明,似乎在內,開眼卻清白有象。他人不能見,無象獨自見分明。

故曰無象玄珠。乃是大藥之苗始生,其藥尚嫩,故不可采。若有妄念,采之必失玄珠,喪卻天真至寶,反成魔狂,呼吸亂奔不可救。命寶不可輕弄,其斯之謂。

第三步

坤宮屬地為陰,應人後天有終之形。乾宮屬天,應人先天無始之神。

乾宮乃虛無玄關一竅,實為造化之源。自無而有謂之造,自有而無謂之化,由造而化。始則受氣於虛無一竅而生,終則散精於幻妄圖六賊而死,造化循環,不知幾萬劫。

人稟天地陰陽二氣以生,真陽之氣在身,為鉛為精為坎,真陰之氣在心,為汞為神為離,象曰人與天地之氣同體。

修真之士,既得大藥初蔭,玄珠成象,而精神壯旺,當此之際,神中之精下交於坎,精中之神上交於離,內則精神交合於內,外則陰陽交合於外,內外明徹,照耀上下,化為一顆明珠,圓陀陀光爍爍,三關升降,上下旋轉如輪,周流不息。

如斯景象,是內之精神和合,金木交並,水火激發之際。是內有真實,故外應其景象。若非親造真境,豈能有此哉!

先天之氣母氣,後天之氣子氣,自然感合,返斯造化之妙,始得藥從外來。母氣,天氣;子氣,人氣,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

先坤後乾者,又名移鼎換爐,此乃金丹之真竅妙,先天火侯之秘訣。

初煉丹時,先須神照坤宮,以火煉藥,以神馭氣。待真氣發生,後守乾宮,懸胎鼎內,結成玄珠,煉成大藥,吞入腹中,點化已之陰氣,變成乾陽之體,此空中之妙用。

時人不悟真空之妙用,不遇至人之傳授,道聽途說,盲修瞎煉,便向水中求之。

水者,杳冥之謂,忘念忘體於杳冥之中,豈不落於頑空乎,必竟終無成丹之理。

當以陽燧方諸,水火感通之理,推之自得。陽燧火珠,太陽正宮,以火珠向日燧之。方諸水珠,太陰正宮,以水珠向月珠之。

天地懸隔之遠,一刻之中,自然得水火也。彼物受氣之偏,尚能感通日月,得水火於頃刻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