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 尋蹤覓影(2 / 2)

“沒有,李小亭非常敏感,帶他來看病肯定不行,夫妻倆倒是來谘詢過幾次,我親自到李政委家去做過兩次客,通過觀察,李小亭的行為舉止確實符合人格分裂症的各種特點。讓我們頭疼的是,李小亭對所有關心他的人都懷有戒備心理,所以,即使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也無計可施。”

“韋院長,形成原因是什麼?”

“大致說來,一共有四個方麵的原因:一是不被關照關愛,二是過多刺激,三是特定的環境,四是極度的自卑。這四個方麵的原因從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新生兒是非常敏感的,李小亭從小就得不到母親的疼愛,三歲的時候又被母親拋棄,在福利院生活了一段時間,福利院的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三歲,他就離開了父母的懷抱,而這個時期正是兒童最需要照顧關懷的時期。李小亭出生和成長的環境就是這種分裂人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

“李政委夫婦對他不是很好嗎?”

“他認為那是可伶他。自卑和猜疑衝淡了所有的情感。《子夜幽靈》中的田中美子對周圍人的幫助一直持懷疑態度,她認為所有的幫助都是衝那拿筆可觀的遺產來的。”

“那麼,變性和人格分裂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這——我們還沒有這方麵的病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變性和非常規的性的釋放方式更加重了人格的分裂。至於變性,可能和李小亭身體發育以及雌雄激素的分泌有關,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如果當事人願意配合,我們就能找到理論上的依據。你們抓到她以後,能不能同誌我一聲,我想和她談一談。”

“行,到時候,我們一定通知您,我們也想知道這方麵的情況,有您參與,我們求之不得。”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告別韋副院長之後,劉大羽他們直奔北京軍區四號院19號樓,馬主任沒有和劉大羽他們同行,他留在了韋院長的辦公室。

一路無話。

開院門的是一個年輕姑娘,年齡在二十歲左右:“你們找誰?”

“我們找李政委和他愛人,他們在家嗎?”牛達明道。

“在家,姑爹,姑媽,有人找。”

“英子,是誰啊?”是一個女同誌的聲音。

“是公安局的同誌。”

“公安局的同誌?請他們進來吧!”這是一個男同誌的聲音。

年輕姑娘將小門完全打開:“請進來吧!”

葡萄架下麵,有幾張藤椅,兩張藤椅上坐著兩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他們就是李興隆和章淑穎。老人的前麵放著一張用樹藤編成的圓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茶杯,杯子裏麵放了很多茶葉,桌子下麵放著一熱水瓶。桌子上麵還有一個玻璃果盤,裏麵放著幾串葡萄。抬頭向上看,葡萄架上掛了不少要成熟但還沒有完全成熟的葡萄。現在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

李政委的嘴上含著一個煙嘴。

女孩子將劉大羽他們領到了兩位老人的跟前:“姑爹,姑媽,他們來了。”

李政委和章淑穎站起身:“三位請坐,英子,泡三杯茶來,就用老馬上午帶來的鐵觀音。再洗幾串葡萄來,請抽煙。”李政委從圓桌上拿起一包中華牌香煙,抽出三支,一一遞到三個人的手上。

三個人在藤椅上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