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集思廣益(2 / 2)

劉大羽的膝蓋上放著一個筆記本,他不時在上麵寫著什麼。當劉大羽合上筆記本裝進口袋的時候,談話結束了。

四個人告別桑小蘭和仇主任,離開了醫院。

在汽車上,劉大羽從口袋裏麵掏出筆記本,翻到其中一頁,遞給了歐陽平。

歐陽平認真地看了起來,韓玲玲和周穎將頭湊了上去。

讓我們來看看劉大羽在筆記本上寫了些什麼內容:

7——06案:A。

“身高,一米七六左右,年齡,不詳。”

我們一看就知道,“A”就是凶手。桑小蘭始終沒有提到凶手的年齡。

“血型,O型血。體貌特征,長發;指甲,比較長;生活習性,抽煙,左撇子。”

“輔助信息,1,紅塔山牌香煙,2,打火機,3,《石城日報》,4,鐵路製服——六七十年代老式製服。”劉大羽之所以把鐵路製服放在輔助信息裏麵,是因為暫時還不能確定鐵路製服和凶手之間有直接的關係。”

根據馮局長的指示,刑偵隊下午要開一個案情分析會,劉大羽的這份材料就是為下午的分析會準備的。這個工作正是歐陽平想做又沒有來得及做的。

別看劉大羽長得五大三粗,他做起事情來心思細密,從這個小小的細節中,我們也能看出劉大羽和歐陽平的配合是何等的默契。

在吃中飯之前,歐陽平讓陳傑將現場勘查記錄和桑小蘭的談話記錄進行了複印,並且發到每個人的手上。

吃過中飯以後,大家聚集在會議室裏,對7——06凶殺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深入的分析。

在分析會之前,歐陽平接到了仇主任的電話,同誌們離開醫院之後,桑小蘭想起了一件事情:凶手的身上有一種奇怪的香味,雖然很香,但讓人感到很不舒服。案子似乎越來越複雜:一個男人,身上有香味,這意味著什麼呢?

討論和分析圍繞五個方麵展開:

1,凶手和竹林之間的關係——換言之,凶手所處的範圍。

劉大羽認為,根據作案的手法和時間,凶手極有可能是竹林附近的人,理由有如下幾點:

“首先,凶手充分利用了現場的環境,碉堡是曆史遺跡,周圍全是灌木和雜草,一般人是不會到裏麵去的——裏麵黑暗潮濕,還會有一些髒東西,歐陽平和劉大羽已經領教過了,蛇和蜈蚣可是要人命的啊!這次,如果不是桑小蘭提到碉堡,碉堡裏麵的秘密恐怕一時半會還不會為我們所知。這說明凶手對竹林的環境非常熟悉,隻有在這一帶生活的人才具備這個條件。”

“其次,蕭鵬和桑小蘭的遇害絕不是偶然的,凶手肯定掌握了他們活動的規律,他埋伏在碉堡附近的灌木和雜草叢中,如果凶手不是竹林附近的人,他是不可能掌握蕭鵬和桑蘭的活動規律的,凶手盯上蕭鵬和桑小蘭可能不是一天兩天了。”

“再者,凶手離開案發現場的時間在九點左右,他用不著走太遠的路,所以他根本就不用考慮時間遲早的問題。”

“如果再把1號碉堡裏麵發生的案子放在一起來考慮的話,這種可能性就更大了。”

“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如果凶手就住在竹林的附近的話,那麼,我們的勘查工作一定被他發現了。這對刑偵工作來講是十分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