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走後,我們在清理棺槨的時候,發現下麵有一個洞,用竹竿伸下去探了探,很深。挖開以後才發現。下麵還有一個墓室,南唐公主李瑜的真身原來藏在下麵。”
“那麼第一個棺槨裏麵會是什麼人呢?”左向東的問題跟案子沒有什麼關係,完全是出於好奇。
“無從考察,估計是和公主比較親近的殉葬者。”
“電視台是怎麼知道的呢?”
“是我們打電話給他們的。這是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北京的專家今天一會就到。”
“關於案子……”
“這——你們盡管放心,案子的事情,我們隻字未提。馮局長已經交代過了。”
“滕隊長,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老?”
“別客氣,協助你們公安機關偵破此案,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已經跟馮局長和歐陽隊長表過態了。全力配合,不遺餘力。”
“根據您的經驗,第一個棺槨和第二個棺槨裏麵的隨葬品會有區別嗎?”
“我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兩個棺槨裏麵的隨葬品應該是相同和或者相近的。墓主人隨葬的東西肯定是她生前用過的東西。這一點毋庸置疑,第一個棺槨裏麵的飾品在數量、質量和價值上,無法和第二個棺槨裏麵的隨葬品相提並論。”
“這些飾品有沒有什麼比較突出的特點呢?”
“我明白你的意思,這麼說吧!南唐,存在的時間隻有39年,曆經三代帝王;在這個時期,前後有十個國家更迭,每一個朝代存在的時間都非常短暫,封建統治者常常感覺人生無常,他們往往寄希望於神靈菩薩,而此時的佛教又十分盛行。所以,這個時期的隨葬品,特別是女性的飾品有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大部分都和宗教有關。昨天,你們在墓室裏麵看到的玉佩上麵不就是菩薩的造型嗎?”
滕隊長的話使陳傑和同誌們茅塞頓開。
“棺槨的清理工作,估計在今天中午結束,照片今天晚上就出來,我給你們留一套。明天,我就派人送到你們刑偵隊。你看這麼樣?”
“太好了。我正有此意。”
滕隊長考慮問題就是周到。刑偵隊正需要這套照片。
陳傑從滕隊長的口中得知:第二個棺槨裏麵,也發現了一個環形玉佩,比第一個墓室裏麵發現的環形玉佩大,直徑為十二公分,上麵是觀世音和蓮花圖案。
記者對古教授的采訪已經結束,滕隊長讓古教授把兩塊環形玉佩拿過來給同誌們看。
兩塊玉佩果然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