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時間在六個月左右。
死亡原因:為利器所殺。致命源:頸骨和枕骨。
嚴建華把屍體下麵的土掏了上來——隻能掏一部分,盜洞很深。
盜洞裏麵的土比較鬆,有不少空隙——這些圖顯然是回填到盜洞裏麵去的,李文化趴在洞口朝下麵看,下麵黑咕隆咚的。
陳傑找來一根竹竿,伸到盜洞裏麵,三米多長的竹竿竟然沒有打到底。
考古隊已經撬開了墓室的另一扇石門——石門一共有兩扇。
墓室的門是用四塊巨石封堵起來的,一共有兩道門,每道門有兩塊巨石。墓室上方有一個三腳支架,支架的上麵有一個鐵葫蘆,一根鐵鏈掛在上麵,如果沒有這個玩意,石門是無法移動的。
幾個專家圍在滕隊長身邊,議論著。他們不得不佩服盜墓賊的能耐,盜洞的位置恰到好處;盜洞的角度不偏不倚,直指墓室。他們既不從墓室的上麵下手,也沒有從前麵的墓道下手,而是選擇東側,這裏有一個斜坡;西側就不行了,西側堆積了很厚的封土層。東側有叢生的灌木,便於隱蔽;西側隻有十幾棵大樹,沒有灌木叢。
歐陽平和劉大羽走到矩形大坑的邊上,看了看墓室,盜洞的長度在八米左右。這樣的盜洞,至少要挖半個月左右。
劉大羽在重慶市公安局刑偵隊工作,接觸過好幾起盜墓的案子,他在這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馮局長和歐陽平把劉大羽弄到荊南市公安局來,這步棋算是走對了。當然,劉大羽的能耐遠不止這些,後麵,筆者會適時補敘。
根據劉大羽的經驗,死者不是專業的盜墓賊,這從死者的衣著和指甲就能看出來,死者很可能是盜墓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之一,從死者身上的銀質懷表和鞋子裏麵的鞋墊看,死者的身份不一般,在九十年代,很少有人用這種牛皮鞋墊。從盜洞的選擇和盜洞的挖掘質量來看,挖洞的人應該是一個盜墓高手。
盜洞的大小是很有講究的,這要看盜墓者的構成情況:
如果是家族盜墓,盜洞挖得就會比較小,隻要有一個人能進去就行了,盜洞挖好以後,拿東西走人,盜也有道,家族盜墓團夥講的就是誠信,大家以後還要生活在一起,盜墓的營生還要繼續幹下去。所以,一般情況下,這些盜墓賊是不會破壞規矩的。
如果是烏合之眾湊在一塊,那就很難說了,雖然他們也高舉誠信的大旗,甚至還發毒誓,喝血酒,但彼此都得防著,人心隔肚皮嘛,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常常有。墓室裏麵的隨葬品——特別是哪些稀世珍寶晃人的眼睛、勾人的魂魄啊,所謂“見財起意”就是這個意思。盜洞挖好以後,大家一起進去,東西全在眼皮底下,如數清點,然後就地分贓走人。先做小人,後做君子,誰也別想藏著掖著。誰也不吃虧。
有一個詞是這麼說的:“防不勝防”,這一類盜墓團夥最容易出事。
“馮局長,歐陽隊長,你們快過來。”滕隊長一邊招手,一邊大聲喊道。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眼睛朝著一個方向——墓室的門。
滕隊長站在墓室的門口,嘴上叼著一支煙;古教授則坐在石門之上,手上夾著一支香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