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冰火五嶽 第八十六節 赤驍(2 / 2)

南陽曉坐在領機上,麵目冷峻,看著遠處那列迅速移動的列車。它隱藏在天地間的一片黑暗當中,在密林中時隱時現,很難辨別。多虧了它有一個像燈塔一樣顯眼的車頭燈。

“目標向西北行使,時速232公裏。”

“靠過去。”南陽曉話語簡單,語氣平淡,但卻不會被任何人輕視和忽略,哪怕他有一張極品娘炮的臉,他依然是“赤驍”的衛隊長,這是由“瘦虎”欽點的,毋庸置疑。

赤驍衛隊,也稱為南嶺禁衛,編製上隸屬於東南軍區直屬第一機械特戰師,但實際上是東南軍區司令官的將軍衛隊,平時充當護衛、警備的工作,在戰時,他就是上華在東南的一把鋒銳,遠超常規的現代化裝備,和極強的榮譽感和忠誠度,將這支將軍衛隊打造成一支與眾不同的特戰師團。盡管上華最近幾年並沒有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但在南疆僅有的兩次邊境衝突中,赤驍衛隊都作為核心主力有所表現,其鮮明觸目的赤紅色塗裝,野火燎原般狂放的戰鬥作風,都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每一名衛隊戰士都佩戴的“赤刀”,更是現代軍隊中極少出現的冷兵器配備,為這支傳奇軍旅增添了幾許東方式的神秘。

赤驍衛隊從來不在人前展示他們的“赤刀戰技”,因為據傳衛隊中有一條禁令:“刀鋒所向,飲血而歸”。他們不是供人參觀的儀仗隊,他們是南嶺的刀鋒,是南疆驍騎,他們用獻血鑄就自己榮耀,贏得勝利,他們不需要喝彩和掌聲,隻需要在每一次拔刀出鞘的時候,斬獲敵首,凱旋而歸,不負眾望。

在上華略有名望的赤驍衛隊在世界範圍卻是聲名不顯,這主要因為人們對上華軍力薄弱的印象根深蒂固。

在世人的眼中,東方的華炎古國經曆了裂國慘敗,隨後又在技術閉鎖政策的束縛下殘喘百年,近幾十年雖然得到了較好的經濟發展,但人們的眼光始終放在市場走勢、價格波動、技術交流和市場開發這樣的詞彙上,很少關注軍力建設的情況。就連華區三個核心集團自己都是如此,上華、下華、三洲地區似乎是集體開展了一次和平大發展的比拚,在這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中:三洲走在前列,工業領域逐漸邁入發達國家的水平;上華經濟活動日益活絡,與周邊國家往來更加廣泛;下華加速投入西聯的懷抱,西化日益明顯,東方的傳統幾乎不見。

在這樣的輿論氛圍下,如果有誰提起“上華軍力”,大多會被嗤之以鼻,淪為笑談。前些日子的月華警備隊就是最好的寫照,他們被認為是上華衛國軍的強化版,卻被封為“表現最差的地方武裝”,甚至有些人依然認為,現在的上華還在靠令旗來傳遞軍令。大概隻有羅驍這樣深諳殺伐之道的人,才會認真審視這個古老國家的變化。

聯邦軍隊的強大讓世界忘記了,在這世界的東方依然有幾個國家,具備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高速的發展態勢,並在幾十年的西化學習和技術強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知不覺,他們已經到了一個讓人無法想象的地步,隻是沒有被世人所發現。

隻不過從今夜起,上華軍人將給整個世界上一堂震撼人心的課,金胖子很有幸,成為第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