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過度與大神的新坑(1 / 2)

第二章大神的新坑

在雨季的日子裏晴天是十分少有的,有的多是陰雨連綿的天氣。身為小鄉村的普通婦女,在這種季節裏便有了大量的空閑,但是這也僅僅隻限於下雨的時候。一旦雨下太多大家便要冒著雨去田裏,去看看田裏的莊稼是否積水太多。雖然是剛生下孩子不久,但是身為普通的勤勞婦女曉曉媽也早在月子裏下了田。

麻麻不在家,身為新晉的嬰兒曉曉童鞋是格外小心。身為一個嬰兒兼啞巴,不表現地聰明而與眾不同是混不下去的。發育還不完全的身體可不會因為你不願而不會**。故,表現得聰明點是擺脫窘境的唯一方法。管家隻是鄰居,即使他是舒曉曉的傀儡。但對於家裏,或者說不知情的家人而言那隻是外人。雖然信任對方,但是也不可能將幾個月大的小孩交給對方照顧。畢竟家裏老人還在,而對方隻是外人。

舒曉曉家裏情況自始自終都很複雜。家裏爺爺在兩三年前走了,奶奶是個老古董思想,而她大伯和她爸哥兩又不大合得來。她大伯母在去年被她大伯氣得跳河‘死了’(為了讓她大伯後悔,舒曉曉童鞋偷偷救走藏起來了),留下了一個8歲的大女兒,一個5歲的兒子,一個3歲的二女兒(和曉曉她哥同歲,但比她哥小)。

曉曉奶奶思想老舊,重男輕女,重長輕滴。故身為女兒身的曉曉嬰兒不大得她家老人的喜歡。雖然照顧倒是有好好照顧,但是很明顯的不大上心。故身為嬰兒的舒曉曉童鞋非常苦惱,到底如何才能不表現得太過。不過好在由奶奶照顧的日子並不多,隻要天氣不是太差她麻麻就親自帶著到田裏(舒曉曉童鞋滿四五個月後)。隔三差五地外婆會到家裏來看望,故這也是她奶奶照顧她次數不多的原因。

曉曉童鞋是三月底出生的,故出生不久就遇上了雨季。雨季空閑多,但是圍觀的人也多。好在鄉下裏有個習俗滿月前孩子都不讓看,怕帶來不好的東西,所以曉曉童鞋滿月前少了很多騷擾。

鄉下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出生後的小孩要在手腳綁上紅繩或腳鏈、手鏈。這寓意著綁住小孩,長大後就不會太調皮。於是,借著習俗曉曉童鞋戴上了‘鄰居’家送的帶小鈴鐺的鏈子。這鏈子和鈴鐺都是經過特殊處理的,雖然是金屬但是柔軟不咯腳。平時即使是死命搖鈴聲也小不可聞,但是經過精神力催動靈紋便可以深入腦中,便是睡著也聽得見。

於是,餓了就搖一搖,渴了就搖一搖,醒來就搖一搖,**之前也搖一搖。然後尷尬就沒了。但是這樣表現得也太異常,故在前三四個月她不大好這樣做。隻能利用條件反射,溫水煮青蛙慢慢來——在喂她的時候搖一搖一條鏈子(音量1),睡覺搖兩條鏈子(音量2),醒來搖三條(音量3),大小便四條都搖響(音量4)。

但是在出生的第三個月,曉曉童鞋感應到了生命的氣息正在她麻麻肚子裏生長。於是,度過黑暗的兩個月的曉曉童鞋忍不住了。本來曉曉童鞋還想慢慢來的,但是順應曆史的發展‘自己’還是出現了。於是乎,在某個夜裏管家受某嬰兒的命令對整個村進行催眠(心理暗示)。對於曉曉童鞋親人的心理暗示是:曉曉童鞋的行為舉止,隻是比較其他嬰兒聰明點,總的來說還是正常的。而對於其餘的心理暗示則是:她舒曉曉隻是比較聰明,聽到有關曉曉童鞋的謠言都左耳進右耳出,不留一點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