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帝,姓名愛新覺羅·弘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於嘉慶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關後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曆即位,改年號乾隆。由此,他站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至高點,乾隆作為清朝曆史上的一位明君,勵精圖治,他在位期間,大清國國勢昌隆,版圖遼闊,但同時,他又大興文字獄,禁錮言論,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後又當了四年太上皇,終年89歲。他60年的穩定統治,是中國封建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麵經過漫長沉澱之後的集大成的時代。

在曆史的坐標上,乾隆王朝被定格在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至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35.10.9-1799.2.7)近六十四年的時間內,貫穿十八世紀中後期。而從橫斷麵來看,乾隆的施政方針及其特點、乾隆的治國齊家之術以及一時期的君臣關係、君民關係以及後妃的關係真相等等,則成為一個個誘人的熱點。

本書展現了乾隆皇帝的個人魅力與性格特點,展示了乾隆的用人之道、治國之術,再現這一時期的曆史真相,揭示乾隆王朝興衰嬗變的規律,以史為鑒。本書兼顧學術性與可讀性、趣味性,雅俗共賞。引導讀者走進大清王朝那些亦真亦幻的謎團裏,去真切地感受那些或驚心動魄,或者纏綿悱惻,或者放蕩不羈,或者勾心鬥角的皇室的生活;去靠近他們的內心深處,觸摸他們悸動的心跳,從而探索盛清時期的社會麵貌和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曆史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