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陳盈科:學在丹麥(1 / 2)

陳盈科———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06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浙江省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浙江省三等獎,學院英語優秀獎學金和創新獎學金。2006年9月於電子科技大學攻讀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工學碩士研究生。2008 年參加國家公派研究生項目,現於丹麥奧爾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大學四年的收獲並不在於它給了你多少學術上的知識,而在於它給你的人生上了一堂什麼樣的課。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理智而成熟地麵對一切,這便是真正的收獲。”

大學那些事

說起大學,腦海中最先浮現的是豐富的社團活動,陳盈科就是數學建模社的其中一員。他曾兩次獲得數學建模省級獎項。當談到比賽時,他卻說當時去參加建模比賽隻是被拉去湊數的。是要多麼高質量的湊數才能湊回兩個省級獎項來?

他說,他們班比他強的人太多了;他說,他真的談不上優秀。這就是他,陳盈科,一個把自己與優秀撇清關係的人。好像是個讓人沒辦法把他和博士聯係在一起的人呢,愛開玩笑的個性將他和我們之間一個8年的溝輕易填平。我們之間有關學習的話並不多,但從這些隻言片語間也不難捕捉到他認真的蛛絲馬跡,他不是什麼愛玩的天才,不是什麼湊數的幸運兒,他隻是個懂得投入自己200%精力去做的人。他的大學,不是一顆顆按順序一路釘死的釘子,而是斷了線卻依然能朝著目標飛得高遠而漂亮的風箏。

“輕鬆”考研

2006年他離開理工進入電子科技大學攻讀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工學碩士研究生。“其實考研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並不需要頭懸梁、錐刺骨,隻要踏踏實實地讀,多積累,把時間有質量地利用起來就可以了,高考都過來了,還怕這些麼。”

都說現在大學生找工作難,大學文憑遍地都是。所以,一畢業就有單位找上門無疑是應該把握的,但他卻拒絕了。他並不急於將自己安置在工作崗位上,而是選擇了考研。他說:“一般人工作幾年之後就不可能再去讀書了。既然有考研這個機會,就不妨去試試。試試自己的能力,試試自己的決心。”考研之路,雖說沒有頭懸梁,錐刺股來得那麼辛苦,但你付出了多少它就會回報你多少。“大三暑假的時候開始看書複習,平時注意多擴充知識麵開闊視野,回頭上兩個輔導班,搞定。”陳盈科式的回答,讓他的考研聽起來就像1加1等於2一般簡單,輕鬆得不像話,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奇跡是什麼?是刻苦,是勤奮,是耐得住寂寞,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篤定。既然決定了要做,就要做得有模有樣,就要做得漂亮。所以他學會了如何去學,如何去把握,如何去研究。他說:“學會把握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把握好時間,把握好機會,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才會讓你未來的每一步都能踏得更穩當。”或許就是這樣的把握,讓他的考研之路變得傳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