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受國家新聞出版署委托,於1987年與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聯合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四年製新聞出版職業學校,培養校對、技術編輯等中等專業人才。學校已於1987年、1988年、1989年連續三年在全市招收質量較好的初中畢業生入學。
為解校對、技術編輯等中等專業人員匱乏的燃眉之急,也為了探索辦學路子,我們在正式招收四年製學生同時,於1987年,1988年辦了兩期校對、技術編輯專業短訓班,為出版社培養了120名專業技術人才。1989年暑期還為部分省市出版社160多名在職人員進行了培訓。
一、短訓班為新聞出版單位培養了急需的中等專業人員
現在北京地區有出版社140多家,占全國的三分之一;雜誌社1500多家,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報社180多家,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教育組於1987年對23家全國級出版社進行了調查:它們職工總人數為4131人,平均每社為180人。從出版社的規模和人員結構上看,這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校對人員248人,占5.1%:技術編輯239人,占5%;印製管理人員179人,占4.3%。如果以此為基礎進行推算,則全市出版社職工總人數約25000人,其中校對約1510人,技術編輯1460人,印製管理約1000人。在現有人員中,年齡一般偏大。被調查的23家出版社這三類人員中,年齡在35歲以上的分別占30%、38%、54%。這些人員長期沒有固定來源,況且在一段時期內由於退休、調整工種(包括提幹)每年離崗的至少在140人以上(即平均每社1人)。
還有報刊雜誌社也需要這三類專業人才。隨著新聞出版事業的調整和發展,以及新老人員的交替,這方麵的人才匱乏問題日趨嚴重。光明日報針對當前有些報刊和書籍謬誤百出的問題,曾發表《編輯和校對哪裏去了》的文章。根據這個[情況,我校連續兩年在全市招收高考落選但成績較好的高中畢業生,進行一年校對、技術編輯的專業短期培訓,學生在繼續學好語文、英語的同時,學習了十幾門專業課程,並進行了實習,結業後被人民出版社等50多家新聞出版單位錄用(科學出版社一家就錄用了7名培訓班學生:),為新聞出版單位解決了大問題。第一期被錄用的學生,現在有的己經成為業務骨幹。有的學生被出版社錄用從事校對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月月超額完成任務。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校對工作月定額是65萬字,我校畢業生最高完成104萬宇,是定額的1.6倍。人民出版社在國慶四十年期間承擔了出版江澤民總書記《講話》的任務,要求高,任務急。我校六名培訓班畢業生承擔了校對任務,在專家指導下,無一差錯,受到領導表揚。
二、短訓班為寓中畢業生開辟了就業新路
北京市每年約有兩萬左右的高中畢業生不能升入高一級的學校。他們高考落榜後,無一技之長,工做出路是一個大問題。有的繼續補習,再去擠千軍萬馬過的獨木橋,有的為工作到處奔波,有的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氣。這個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在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中,興起了初中後的“三加(即三年初中後加一年短期職業技術培訓)職業培訓班,為初中畢業生就業開辟了新路子。也改善了職工隊伍文化、業務素質,但是高中後的“三加一”或職業培訓,還沒有發展起來,這是一項很有潛力.很有前途的事業。我校辦的高中後“三加一”短期專業培訓班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項新事物,很受社會歡迎。報名時人員之踴躍,錄取後家長、學生之興奮,場麵實在感人。有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學生,連續三年髙考都隻差幾分而落榜,整天悶悶不樂,家長與她形影不離,生怕她輕生。她進了培訓班,後又被一家部級出版社錄用,全家別提有多高興了。她多次來學校看望老師表示謝意。一次她所在的出版社出版一本參賽的學術著作,三校後她發現己經製版的封麵上有一個嚴重錯誤,及時彙報領導,避免了重大損失,立了一功。她在寫給學校的彙報上說:“我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有使不完的勁兒。今後我要更加努力,使自己逐漸具有廣博的知識’超人的耐心、精細的性格、敏銳的眼力.熟練的技術,成為一個優秀的出版工作人員。”因此,職業學校辦短訓班也是社會、家庭和學生滿意的事。
三、短訓班為辦好職業學校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我校辦新聞出版專業剛剛起步,又是獨此一家,因此確定培養目標,編寫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準備專業課師資等必要工作的難度是很大的。辦短訓班的實踐,為辦四年製職業學校提供了經驗。
1確定了培養目標
學校根據辦學開始初步確定的培養目標和第一期培訓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反饋回來的信息,製定了我校專業的培養目標,即:學生初步掌握新聞出版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排印常識,能初步處理校樣中的有關問題。能按質量、數量,要求從事各種書、刊、報的校對工作、版式設計和技術插圖,要有一手好字,寫一手好文章,精通一部工具書,繪一幅好圖,設計一張好版。這樣就使我們的培養目標建立在科學的實踐基礎上。職業教育的生命在於質量。認準培養目標,學生又確實達到目標要求,既有理論基礎,又有真實本領,我們的學校和學生就有了生存的競爭力。
2編寫了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為編寫教材打下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新聞出版事業對校對.技術編輯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髙。培訓班學生高考成績接近錄取分數線,又學習了十幾門專業課程,到出版社很快能上崗頂班,發揮作用,有的又去讀職工大學深造,受到出版社的歡迎和重用。根據這些反饋回來的信息,我們製定了教學計劃和大綱,規定學生用兩年半時間紮紮實實地學完髙中全部文化課程,切實達到髙中畢業水平,用一年半的時間學習專業課程,為適應工作需要和提高專業能力打下基礎。職業學校要重視技能訓練,但不能忽視文化知識基礎。特別是文科類職業學校,某些文化課實際上就是專業基礎課。我們參照全日製髙級中學的教學大綱製定了我校各科文化課教學大綱,根據兩期短訓班專業課教學情況製定了機械製圖、出版製圖、編輯出版概論、中國書史,中國出版史、編輯史、工具書使用、校對工作、技術設計、圖書銷售李、文字學、裝幀美學等十幾門專業課教學大綱。